- 地址:
- 江苏泰州市高港区刁铺街道环溪路13号
- 邮编:
- 225423
- 电话:
- 15252608551
- 传真:
- 0523-86161315
族谱,是一个家族的记录史,它不仅记录着家族的来源、迁徙的轨迹,也包罗了家族生息、繁衍、婚姻、文化、族规、家风家训等历史文化诸多信息,是以血缘为核心的亲缘关系的投影,也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的见证。前几天,泰兴市一位八旬老人明德茂向家乡博物馆捐赠了一部老族谱,该谱的历史可以追溯至1373年,记录了泰兴明姓家族近700年的发展与传承。
老族谱起修于嘉庆二年
四支后人共有100多户
捐赠人明德茂,今年84岁,老家在泰兴古溪镇明家庄,原是上海市公安局的高级工程师,痕迹专家,享有国务院津贴。退休后,他每年都会回到老家住上一段时间。“我19岁中学毕业后,就离开了家乡。现在家乡变化很大,几乎找不到儿时的痕迹了,但乡音未改,听着特别亲切。叶落归根,该经常回来看看了。”明德茂说。
前段时间,明德茂从报纸上得知泰兴博物馆在征集古画、书籍、文物的消息后,他觉得自己家族的族谱,也应该成为当地博物馆的藏品。于是他立即与博物馆取得联系,详谈了族谱捐赠的相关事宜。“这是我们泰兴明氏家族传承的见证,应该得到更好的保护。”
明德茂介绍,这部族谱起修于嘉庆二年,也就是1797年。是明家第18世孙明士贤、明殿英修编。族谱中记载了明家始祖明万知1373年,从外地举家搬迁到了延令(泰兴)东北乡,也就是现今明家庄的历史。从始祖万知起,明家后人在泰兴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如今已繁衍至第28世。
“我们明家这么多年,子嗣都不是特别旺盛。据族谱记载,到第16世时,明家共有19个晚辈。可是到了第20世时,就只剩下了4个晚辈了。这期间有15个后辈,都没有留下后代。”明德茂说,现在明家的后人都是这四支的后人,其中有两支生活在明家庄、一支生活在明家庄西侧五六里处的七姓庄,还有一支生活在古溪东南角的明家垛(今属如皋境内)。“现在四支明家后人,加起来才100多户。我们明家庄有60多户。”
五台山发现明姓起源
由此牵出家族老族谱
明德茂退休后,喜欢去各地旅游。一次在山西五台山,他意外发现了一张明姓起源的手抄卷,于是就买了回来。
卷中记载明姓的望族居住在吴兴、平原(今山东省平原县)一带。姓氏源流出自谯明氏、姬姓、北魏时的鲜卑族。这个发现让明德茂来了兴趣,也想找一找家族的起源。
回到明家庄的明德茂便把这份手抄卷分享给明姓乡邻。家族中一个叫明德年的七旬老人,从家中拿出了一套珍藏已久的明姓族谱。这套老族谱修于1797—1916年期间,经过六次编撰,十分珍贵。
找到了家族的起源,让明德茂很欣慰。但1916年之后,至今的100多年,这份族谱都未曾重新编辑过。这段缺失的历史成了明德茂心中一个心结,修全族谱成了他的心愿。于是,明德茂联系了四支明姓后人,找来10多位德高望重的明家长辈,一起补全了这100多年的泰兴明姓族谱。
修谱前前后后共花了两年时间。后来,明德茂一个人又把全谱重新手抄了一遍,共计11本,并编辑成册。之后,他带着手抄的族谱,回到上海印刷了30套。
修族谱发现惊人历史
唐高宗曾为先人写碑文
修补族谱时,明德茂发现老族谱中记载了一段文字,题为《僧绍公传》。记载了南齐时期明家先祖明僧绍的一段历史故事。文末一行文字引起了明德茂的注意——御制明徵君栖霞寺碑铭。落款为唐高宗、高正臣书。
明德茂回忆说,1970年他去南京栖霞山游玩时,曾发现过一块碑文,就是明徵君之碑。因为当年对这段文字不太理解,明德茂起初还误以为是寺庙中为僧人所立的碑文。直至看到老族谱中的这段文字记载,与碑文一致,他才恍然大悟,原来是唐高宗曾为自己的祖先明僧绍所写的碑文。“这恐怕是我们明姓家族最大的荣耀了。”
“如今明姓后人,在明家庄一带已繁衍至第28世。在世最长的是第23世“之”字辈的,如今只剩下一两个了。”明德茂说,“在我工作的40多年里,从没和明姓的人打过交道。可见姓明的,数量真的不多,分布也不广。”
修补完家族族谱,明德茂说自己完成了这辈子最想做、最该做的一件事。“以后,我们明家后人就可以对着这套族谱寻祖归宗了。”
泰州目前有多少姓明的人?记者从市公安部门了解到,全市范围内,明姓总人口仅为1039人。
上一条:泰州汪念先藏家谱资料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