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址:
- 江苏泰州市高港区刁铺街道环溪路13号
- 邮编:
- 225423
- 电话:
- 15252608551
- 传真:
- 0523-86161315
总序
续谱是国人从远古时代流传至今,叙述家族宗史、变迁,传承宗族文化的一种表达方式。族谱是可贵的文化遗产,是值得族人尊重的传家宝、回忆录。有了他,义门陈悠久灿烂的家族根亲文化得以流传;有了他,我们义门文化才能不断发扬光大!
陈姓乃先贤之后裔,义门陈家世显赫、宗史昭著,是最具文化底蕴、最有科学文化研究价值的大家族!《义门陈氏大成谱》及“陈姓各庄系宗谱”所载所述,无不体现出陈姓族人对家族史、家族文化的尊重与骄傲!“义门家风、首孝悌、知仁义”影响深远,不仅为封建社会推崇、弘扬,且更具有当代社会的现实意义!所以说:谱是一个家族中最珍贵的物产!我洪顺公后裔们每一个族人都要尊守爱护《义门陈洪顺公支系支谱》!
先祖曾于宋仁宗嘉佑七年(公元1062年)奉旨分析,星分全国七十二郡一百四十四县。今查明知:宗俞、宗臣分永兴果石庄,其实二人早故,其孙思澄、思洪代祖分庄,思澄、思洪公系果石庄始庄祖,现湖北阳新洋港镇建有果石庄陈氏宗祠,立有思澄、思洪二公陵墓。
洪顺公四世孙 陈军 敬撰
第一章 陈姓的起源
水有源,木有本,家有风范,族有宗史。水源远则流长,木本固则枝茂,家风雅则令人传颂,启迪后世,宗史昭著则激发后人发扬光大,积极进取。
自古言道,有人则有祖,有祖则有族,有族则有谱。以达序昭穆,敬祖宗,明世序,辩宗派,分亲疏,别尊卑,详生卒,知嫁娶。思功穆德,常生孝义,慎终追远,光前裕后,根源自明。
陈姓是大舜之后,得姓始祖为陈胡公满。尧帝选贤,看中了舜,乃将两个女儿娥黄、女英嫁给舜为妻。舜与妻由原籍冀州迁居山西永济妫(gui)水旁,其子孙即以地名为姓,称妫氏。舜的十七世孙遏(e)父(又称阏yan父)投奔周武王,担任陶正之官,因技术精湛,深受重用。武王追思先圣王,慕舜的德望。得知遏父(阏父)是舜帝的后代,便把元女太姬嫁给遏父的儿子妫满为妻,封满于宛丘(今天河南淮阳)建立陈国,以奉舜祀。其子孙遂以国为姓,此乃陈氏得姓的根源。
妫满死后,谥号陈胡公,葬在河南淮阳。今该县柳湖旁有陈胡公满墓,因被护城河水侵蚀,以铁固护,俗称“铁墓”。
陈国早期是中原大国,陈国传至泯公(明越)亡国,于公元前478年被楚国所灭,共历20世,26代君主,皆公爵,先后存645年。亡国后的陈国子孙,以原国名为姓,此即陈氏的由来。
谱序
修志是我国文化优良传统之一,谱版是一族之志书。为使后裔寻根溯源,敬祖尊宗,长幼有序,尊老爱幼,文明处世,礼貌待人;促进家族之小团结,国家之大团结之目的。当前有部分青少年,连自己祖考名讳,更不知其高祖曾祖考之生平,甚至有的连一家延支嫡从不分,实为可虑。族谱是种瓜爬蔓式的繁衍全书,顺藤上溯可祥其历代先祖及各房分支之盛衰,否则新陈代谢,后裔延绵,兰桂腾芳,相隔日久势必形成远近不分,世派混乱,即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故此多数族老为此忧虑。义门陈氏家族续谱之事,吾受族众之托,责无旁贷。待借谱序一角,了表尊祖敬宗之意。
这次续谱是我族众多年的要求和愿望,在既无祖业,又无资金积累的情况下,全靠族众筹资办理,对历代先祖,世代先人,生前的业绩和迁居后地址,以老谱序作依据寻根溯源,了如指掌。续谱之目的是弘扬华夏之文化,爱我义门陈氏族谱。是使派别不乱,传宗接代,做到长晚有序,尊老爱幼,家庭和睦,尊祖敬宗,敬宗收族,收族并非扩势,而是团结更多的人,在我中华民族之下,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根除恶习,遵守法纪,当仁不让,见义勇为,凡务工、农、兵、学、商及其他行业尽职尽责,为国家多做贡献。这次续谱,族裔等任劳任怨,从组织联络到筹措资金,不畏阻拦,知难而进,牵头续谱,族裔功稳才疏学浅,能力拙肤,谱序言不对题,没写到及纰漏误讹之处,恳请谅解。在我族父老兄弟侄辈以及在外工作人员的大力支持下,经过筹备组的全体成员共同努力,续谱大功告成。
洪顺公四世孙 陈军 敬撰文
义门陈概况
木有根本,水有源头,人有祖宗,族有家乘。历史之渊源,迁徙之轨迹,世序之衔接,祖宗之永存,历代宗谱,详载备述。
陈氏出自有虞之后裔,舜帝之后。周武王得有天下,封先贤五帝后裔王。封妫满子陈,建都宛丘,是为陈国。子孙便以国为姓。陈氏繁衍昌盛,支系清晰的是以妫满后裔陈轸为首的颍川陈氏,其形成有一段复杂的演变过程。
陈氏的演变过程
(一)田完乱齐
妫满第11代孙公子完,因躲避陈国内乱,于公元前672年逃到齐国,任工正,改姓田,称田完。其子孙世代历任齐国大夫、卿、相,至10世孙田和夺取齐国政权,建立田氏齐国。又传8君199年,至16世孙田健时,于公元前221年被秦始皇所灭。(秦朝设郡县制,淮阳属颍川,故称颍川陈氏。)田健有三子,长子升、次子恒先后改为王姓,三子田轸于齐亡国前逃到楚国,任楚相,被封为颍川侯,迁至颍川(今河南许昌、长葛一带),恢复陈姓(田轸即陈轸),此后陈氏在中原发展成为名门大族。
至汉相陈平,六出奇计,佐沛公定汉业。其后位重官显者,代代不乏其人。传至42世陈翔,此为宛丘总派。自43世颍川郡公陈实,传至南朝武帝陈霸先,受梁禅位(公元557年)而有天下,定都金陵。公元589年陈朝为隋所灭。陈朝自武帝霸先至后主陈叔宝共传五帝,立国33年。予祖宜都王叔明公(62世)一支尤盛,繁若天星,遍布神州大地。而后传至71世陈壤,此为颍川世派。
(二)陈实与“梁上君子”
陈轸的儿子陈婴,秦时任东阳史令,其子陈余为成安君,孙陈轨,陈轨的四世孙陈愿有四子,第三子陈齐又有三子,长孙陈实字仲弓,东汉时人,在陈氏族中是个关键人物。曾入太学就读。后任太丘长,党锢之祸被连。为解脱别人,他自请囚禁。党禁解,居乡不仕,常为人解难排忧。
有一年闹灾荒,有盗贼夜入其室,躲在屋梁上,他发觉后,喊来子孙,正色教训道:“人不可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遂至如此,梁上君子是矣!”行窃者大惊,自投于地,叩头请罪。他遂令送绢两匹放归。此后全县无盗窃案件。“梁上君子”的典故即出于此。
(三)南北朝时期的“陈朝”建立
陈实的六个儿子也非常有名,尤其长子陈纪、四子陈谌与陈实合称三君,曾作为封建道德的典范而图像百城。
陈谌的玄孙陈伯盼,于西晋末建兴年间渡江,居曲阿(今江苏丹阳)新丰湖,其孙陈世达任长城令,徙居长城(今浙江)下若里,传十世有陈谈先、陈霸先(即陈武帝)、陈休先。陈霸先在南朝任征虏将军,受封陈王,于557年代梁称帝,国号陈,建都建康(南京),陈国历五世33年,于公元589年陈朝为隋所灭。
此间陈国封了许多陈姓王,使得陈氏子孙遍布于长江与粤江之间。
其中宜都王陈叔明公(62世)的10世孙陈环第五子陈伯宣隐居于江西庐山,其孙陈旺于唐太宗太和六年(832)迁徙居江西德安县太平乡常乐里,成为江州义门陈氏的开基祖。陈旺以孝义治家,世代相传历时330 年,形成一个拥有3700多口人,三百多处庄田,前后十几代同居共爨的庞大家族。直到宋仁宗嘉佑七年(1062年),由皇帝颁旨,派人协助分析,分散于16省道125个地方。
(四)开漳圣王——陈元光
唐代中原陈氏两次南迁福建,影响深远。唐高宗总章2年(公元669年),朝廷派河南固始人陈政(胡公满68世孙)任岭南行军总管,率军征讨福建南部的“蛮獠啸乱”,害寡不敌众,退守九龙山,朝廷又派陈政之兄陈敏、陈敷率领军校58姓组成援军。去粤途中,陈敏、陈敷卒。其母魏氏代领其众入闽。唐仪凤2年(公元677年)四月陈政卒,由其20岁的儿子陈元光代父领兵,经过九年战争,局势平定后,于唐垂拱2年(公元686年)朝廷批准设置了漳州郡。陈元光“率众辟地置屯,招徕流亡,营农积粟,通商惠工。”使得漳州一带方圆千里,无桴鼓之警,因之被后人尊为“辟漳圣王”。成为闽、粤、台及南洋诸岛陈姓最主要的一支。台湾现有陈圣王庙53所,表明了台湾同胞对陈元光尊敬之情。
(五)南院始祖——陈邕(yong)
颍川陈实的后裔陈忠之子陈邕,唐中宗进士,官至太子太傅,因受到李林甫排挤,迁至福建同安,又迁徙漳州南厢山;其子陈夷行,唐文宗时任宰相。陈邕后裔孙陈洪进,宋初任宰相,封南康郡王;其两个儿子陈文福、陈文灏分别任泉州刺史、漳州刺史,此后子孙兴旺,在福建发展成为太傅陈氏,尊陈邕为“南院始祖”。
当陈朝灭亡时,有一支陈姓族人迁长安,后世陈兼在唐考中进士,入朝为官。至其孙陈褒曾任盐令官,褒之曾孙陈环任临淮令时,遂迁居福建泉州仙游,以后发展成为义门陈氏家族。 唐宋敕封之江州义门陈氏,名扬四海,盛极一时,其辉煌历史永载史册。家族独具四最:人口最多,文化最盛,团结最紧,合灶最长。聚族三千九百余口,十三代同居,历时三百三十二年。实属天下之奇观。此时家亦盛,祖亦昌,声震朝野。朝廷为思保全之策,下旨临门监护分析,计二百九十一庄,时宋嘉佑八年三月(公元1063年)。外奉旨市买43庄。星分七十多州县(原有在各地的陈氏支系不在内),由于各地的陈姓多出自江州义门,固有“天下陈姓出义门”之说。其实,确切的讲:“天下陈姓根源在宛丘(河南淮阳),兴旺在义门”。
义门陈的来历及概况
义门陈氏即江右陈氏,是发源于江西德安县的一个江右民系家族。公元832年,江右陈氏的祖先陈旺因为当官而在德安县太平乡常乐里置业,到唐朝中和四年已经是数代同居五十多年,唐僖宗御笔亲赠“义门陈氏”匾额,此后义门陈多次受到皇族表彰,闻名遐迩。
宋至道二年宋太宗御封“真良家”,次年又赠“聚族三千口天下第一,同居五百年世上无双。”一联。宋朝文学家裴愈题写了“天下第一家”匾额,因此世人皆称江州义门陈为“天下第一家”!
宋太宗赵匡义于淳化三年(公元992年)7月15日御笔旌赐“忠孝世家”,又于至道二年(公元996年)旌赐“真良家”和“义居人”,同年下昭将“义门家法”收藏于国史馆,并遣内侍裴愈赐御书三十三卷在义门敕建御书楼,将“真良家”三字悬挂门首。宋太宗又于咸平三年(公元1000年)为义门亲题:真良家。 水阁山斋架碧虚,亭亭华表耀门闾。
祖宗遗下林泉计,子孙相承孝义庐。
原上鹡鸰常救难,庭前棠棣每添辉。
颖川郡派传千古,芳振江南绍有虞。
和“问道江南谁第一,咸称惟有义门陈”的诗句以示赞颂。
宋真宗赵恒赐联“聚族三千口天下第一,同居五百年世上无双”,并于天禧四年(公元1011年)敕于旌表门外,筑高台丈许,亲题“旌表义门陈氏”六个大字。
宋太宗还御书“一犬未至百犬不食,牢内异物皆效义;一吠突起百吠齐怒,寨中同声共护门。” 一联,于其家百犬牢。《中华姓氏通书》称“义门陈氏天下奇,百犬同槽奇中奇”,也被载入世界吉尼斯记录。
义门陈礼义为先,孝道治家,满门重义尚德。久而久之,教化影响了牲畜。至唐昭宗庆历年间,家有七百四十余口,每日设广席,长幼依次坐而共食。蓄犬百条,共食一槽,一犬不至,诸犬皆不食。原来卧于紫扉旁,是一只老母犬,脚拐,眼瞎。每晚睡门楼之上,伴星斗,防匪人,尽其义也。老犬不至至,余犬皆不食。 相传有一年,御驾亲临。带来100只肉包子,放在犬槽内,群犬呼而相聚,各衔一只包子于口中,但见一条白犬,独步槽前,口叼两只包子走了。圣上异之。遂率人尾随其后,至一柴扉旁,见有一拐脚黄犬席地而卧,白犬将肉包子丢了一个给黄犬,众犬方摇头晃脑,有滋有味地啃动嘴里的包子,昭宗见状,圣心大悦,称道:真义犬也!
古义门坊建有“百犬牢”。其门有一对联曰:“一犬不至百犬不食,牢内异物皆效义;一吠突起百吠齐怒,寨中同声共护门。”百犬同牢是昔日义门坊的一个重要奇观。
诗曰:百犬同牢佳话传,煌煌陈氏义当先。
一门风范留青史,千载凭踪泪不堪。
第三章 义门先祖
黄帝(轩辕):公元前26-27世纪,生于寿丘(今山东省曲阜县),卒于荆山(今河南灵宝县),葬桥山(今陕西省黄陵县),是华夏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
舜帝:字重华,生于河南濮阳,耕于历山,渔于雷泽,陶于陶邱亭,定都蒲阪。卒于苍梧(今湖南省与广西省交界处)
陈(胡)满公:公元前1076年-前1034年,舜帝三十四世孙,阏父之子,娶元女太姬为妻。封宛邱(今河南省淮阳县),为陈国国君,后世子孙便以国为姓。
陈寔(实):公元105-187年,东汉人,字仲弓,谥号文范先生,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因德高望重,卒后追封颍川郡公、康乐侯。
陈叔明:公元555-618年,宜帝六子,南朝时陈朝人,太建五年(公元573年)封宜都王,官累将军、刺史之职。陈朝亡,公元589年随隋入关。隋朝大业年间曾出任鸿胪少卿。
陈伯宣:名阔,号古灵,亦号主敬,世称真隐先生,拜著作郎,住司马迁《史记》行于世。宋天圣四年(公元1026年)追封太史公。卒葬义门东佳书院旁,后择地迁葬瑞昌县金城白石渡。2008年3月又移迁于瑞昌市夏畈镇三眼桥。
陈旺:公元753-836年,字天相,名野王,授江州牧,知德安事。唐文宗时,举家迁居敷浅源太平乡常乐里
陈崇:字克遵,仲公长子,主持义门陈家政28年。唐大顺元年(公元890年)立家法三十三条,是年建东佳书院于东佳山下
小标题
小标题
第四章 义门分庄公文
天下事久合必分,盛极必衰。义门陈家族在极盛之后,还创造了中国历史上最大家族、最恢宏的大分庄、大迁徙,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皇帝颁旨并派官员监督分家的家族。据称,宋仁宗嘉祐七年,文彦博、包拯、范师道等重臣向皇帝上疏,论陈家朝野太盛,宜令分析,以保全之。1062年七月,仁宗皇帝亲旨,对义门陈氏实施大分析,将三千九百余人分为二百九十一庄,分迁全国七十二州郡一百四十四县。至1063年3月分析完毕。
史载:“嘉祐七年(公元1062年),钦奉仁宗皇帝圣旨,矜恤义门太盛,思保存之,乃于七月初三日,敕江州转运使谢景初、郡牧官吕诲、户曹穆恂、湖口镇巡检范彬众官,临门监户,分析至明年三月(公元1063年3月),议始定。以才继字行二百九十一人为分拈阄。自兹以降,大宗小宗星分棋布于诸府州县,而义门始割恩义,而异居焉。”
分庄圣旨
义门分庄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惟尔江州德安县义门陈氏,同居一十五世,不为不久,义聚三千九百,不为不多。朝廷恩赐盖已有年,各属安存已非一日,切虑尔民生齿日众,难为统属之,方年谷不登,得无饥馁之患?但世道颓靡,已匪唐虞之日;人心不古,岂皆尧舜之民?恐后失于检束,变起不虞,上负德于朝廷,下遗羞于厥祖。朕为尔等恤之怀之,特诏尔民:分居硕业,析俭营生,保持已往之仁,以杜将来之患;尔等各宜殷勤是务,毋辜堂构之谋;棺弟同泽,弗负丝纶之贵。鸟兽有异巢之日,烽茧有散处之时;物类犹然合离,人生岂可长群?盍各遵依,勿怀晋变。特诏
分庄遗训
义门分庄遗训
呜呼,惜哉!有负三朝勒命旌表门闾,蒙圣朝大振淳风,光扬孝悌。巨家虽贫苦,不忍分析。钦奉仁宗矜存义门太盛,特颁勅命江南西路府州县众官临门监护分析,遍布各省州府县庄所居焉。今奉旨析居之后,务要仿前人,守义族,敦行孝悌,建立祠堂,春秋二祭,依期无失祀事。仰各庄家长率领一家眷口,沐浴斋戒,洁备牲仪,依时祭祀。上承祖宗,下佑曾玄,倘有违者,轻重申禀量罚,以家法施行。各庄翤孙,毋忘家规义范之训,永宜遵守可也。
溯当日我祖崇公立家法,训子孙,上和下睦,义风挺然,未几声闻于朝廷。于是僖宗朝曾行旌表,后被草寇劫掠家财,诰勅均为焚失。翤至南唐丁酉年,复拜受勅赐旌门闾,特立义门。仰县差人于门首竖立大石柱二条,长二丈有余,左镌义字,右镌门字。仍除正苗正税外,放免诸杂科徵,并给盐面绢米等项。家长衮,授江州司马参军。肪为家长,又授文林郎。共计十三世,计二百余年,男女三千九百余口。
惟喜篷于清世,向敢望于皇恩?伏惟崇文尚武,仪天遵道,感应圣时。仁孝皇帝陛下,德迈羲唐,功高舜禹。爰自理行睢上,庆洽寰中,含灵尽荷珠休,品物悉沾滂泽。臣家传敦睦,齿近期颐,特颁庠序之资,俾与衣冠之列。毕门圭窦,惊紫浩以俄临。雪鬓霜髭,映绿袍而荐耀。此盖陛下曲旌小善,以化大同,臣敢不益励云礽,弥敦礼义,上副无私之教,庶酬不世之恩。臣伏恨老耄,不获奔走蹈舞阙廷,无任瞻天仰圣激切屏营之至。瑾奉装称谢以闻。臣泰诚惶诚恐,稽首顿首。
谨言。
第五章 义门奉旨分庄
天下事久合必分,盛极必衰。义门陈家族在极盛之后,还创造了中国历史上最大家族、最恢宏的大分庄、大迁徙,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皇帝颁旨并派官员监督分家的家族。据称,宋仁宗嘉祐七年,文彦博、包拯、范师道等重臣向皇帝上疏,论陈家朝野太盛,宜令分析,以保全之。1062年七月,仁宗皇帝亲旨,对义门陈氏实施大分析,将三千九百余人分为二百九十一庄,分迁全国七十二州郡一百四十四县。至1063年3月分析完毕。
史载:“嘉祐七年(公元1062年),钦奉仁宗皇帝圣旨,矜恤义门太盛,思保存之,乃于七月初三日,敕江州转运使谢景初、郡牧官吕诲、户曹穆恂、湖口镇巡检范彬众官,临门监户,分析至明年三月(公元1063年3月),议始定。以才继字行二百九十一人为分拈阄。自兹以降,大宗小宗星分棋布于诸府州县,而义门始割恩义,而异居焉。“
1:首分108庄名录
一百零八庄是按宋太宗至道三年(公元997年)赐的12字:“知、守、宗;希、公、汝;才、思、彦;承、延、继”十二字号同内部议定九字“成、先、迁、升、仁、悦、大、通、琉”相对应前后排列取分庄,(同时保留原名),但规定御赐的十二字必须放在前面,对应排列正好分108庄,谓之大庄。分迁到当时的七十二州郡,即人们常说的“庄分108,阄迁72州郡”的由来。随后庄上又分庄得183庄,
谓之小庄。故宋仁宗皇帝赵祯在《题江州义门分庄》诗中有:“江州久着义门庄,庄上分庄世派长”的诗句。即胡旦撰《义门陈氏金字谱原序》中的一百零八嗣孙皆昆弟,为一百零八庄。
(1)至于怎样取分庄祖号也是有规则的,分三部分:一是以御赐十二字同另九字相对应命名108人;二是取名首用字为御赐字,后一字不拘,如“知本、宗仕、守威、承可、继钊”等;三是取名后一字中必须带有九个字中的任何一字,前一字不拘,如“身先、尊迁、光升、明通、端琉”等。只有少部分用的是原名,如“尧则、尧叟、尧佐、尧资、辉、达、显、道”等。他们都是因官置产谓之官庄,当时没有直接参加义门分庄。
(2)分庄世序图是根据全国近百家宗谱及有关史志资料整理而成,其上录330庄。据大量谱志记载:义门分庄分108庄谓之大庄,而后抓阄183庄谓之小庄,共计291庄。另加在外当官购置田产(朝廷特许)43庄,总计庄数应为334庄(包括重庄,总分多少庄说法不一),但还有部分庄待考。
(3)分庄世序图按青公六子“伉、侍、仲、俛、伟、伸”分六大房逐房世序排列而成,但要注意到是:义门分庄祖一律同辈,原因有二,其一:分家时同辈人占大多数;其二:将来寻根问祖时不会产生辈份错乱。其实在这同辈中年龄悬殊很大,有的在几十年前就已作古,有的还是未成年。如宗俞、宗臣分永兴果石庄,其实二人早故,其孙思澄、思洪代祖分庄。又如继圭在分家时只有十一岁,分得火巷庄,所以他只有同兄长继通同分一庄。还有一种情况是:分庄时已故,儿子携全家随伯父、叔父同行,那么分庄祖名份就落在伯父或叔父名下,如:思升带着从兄思昊二子共计四十四人同分南昌庄等。象这样的例子很多,不能一一列举。
2:江州义门 陈氏分析关书(291庄)
江州德安县义门陈氏九世家长陈泰为钦奉皇恩均分义产事:窃念家世以唐迄今同居十三世,计二百四十余年,聚族三千七百余口,代传教悌,人无间言,业绍箕裘,室无私财,厨无异馔。伏蒙圣旨,以义门大盛,供饷益艰,宋仁宗嘉佑七年三日奉旨遣江西西路转运使谢景初、郡牧官吕诲等临门监护分析,以二百九十一人名编字号(知守宗、希公汝、才思彦、承延继)抓阄,星分于各省诸路之庄,写立合同关书,永为子孙执照者。
兹将各分迁处所共计二百九十一庄开列于后:
知成迁赤土官庄 知先迁株岭庄 知迁迁东笼庄 知升迁崇阳宏上庄
知仁迁石门庄 知悦迁原政庄 知大迁开化庄 知通迁黄陂庄
知琉迁芜湖庄 知明迁新义庄 知本迁广信庄 知十迁宝坻庄
知高迁归德庄 知良迁鄞县庄 知用迁金堂庄 知柏迁祥符庄
知炜迁归化庄 知隆迁徐州庄 知宗迁秀水庄 知宁迁赤岭庄
知问迁青州庄 知翰迁临清庄 知致迁长乐庄 守成迁罗溪庄守先迁乐安庄 守迁迁上石庄 守升迁武昌庄 守义迁自成庄
守仁迁芳兰庄 守悦迁黄庸庄 守大迁攸宁庄 守通迁太湖庄
守琉迁蕲春庄 守操迁安福庄 守旺迁东莞庄 守韶迁濮州庄 守权迁常熟庄 守昌迁将乐庄 守晋迁六合庄 守宗迁永嘉庄 宗成迁赤岗庄 宗先迁湖口庄 宗迁迁马头庄 宗升迁蒲圻庄
宗仁迁景佑庄 宗悦迁虎溪庄 宗大迁龙峰庄 宗通迁望江庄
宗琉迁蔡山庄 宗芳迁湘乡庄 宗兢迁汀州庄 宗邱迁莱阳庄
宗俞迁果石庄 宗臣迁果石庄 宗元迁金华庄 宗昌迁太兴庄 宗令迁叙州庄 宗逵迁瓯宁庄 宗和迁候官庄 宗华迁崇德庄
宗才迁龙安庄 宗斗迁当涂庄 宗邱迁莱阳庄
希成迁宿松庄 希先迁太平庄 希迁迁赤湖庄 希升迁新店庄
希仁迁新恩庄 希悦迁黄梅庄 希大迁筠州庄 希通迁下寨庄 希琉迁军粮庄 希博迁平阳庄 希崇迁江都庄 希让迁弋阳庄
希远迁兰溪庄 希作迁西安庄 希宝迁山阴庄 希品迁江阴庄
希玉迁海宁庄 希亮迁赣州庄 希真迁火田庄 希寿迁粟阳庄
希干迁宜兴庄 希儒迁曲江庄 希前迁平乐庄
公成迁回归庄 公先迁石乌庄 公迁迁宛溪庄 公升迁官溪庄 公仁迁东源庄 公悦迁石蟹庄 公大迁高安庄 公通迁宿松庄
公琉迁行塘庄 公明迁光州庄 公谦迁青蒲庄 公长迁铜梁庄
公全迁镇海庄 公良迁博罗庄 公实迁会嵇庄
汝成迁舒城庄 汝先迁石塘庄 汝迁迁南城庄 汝升迁嘉鱼庄
汝仁迁双陂庄 汝悦迁牛公庄 汝大迁富顺庄 汝通迁赤山庄 汝琉迁东顺庄 汝生迁太仓庄 汝径迁清流庄 汝德迁福州庄 汝隆迁西关庄 汝秀迁余姚庄 汝尚迁慈溪庄 汝心迁怀宁庄
汝良迁洛阳庄 汝凤迁忠州庄 汝优迁保昌庄
才成迁鄱阳庄 才先迁乌石庄 才迁迁新城庄 才升迁江陵庄
才仁迁东陂庄 才悦迁枫林庄 才大迁大冶庄 才通迁安化庄
才琉迁土伏庄 才宿迁潜山庄 才美迁宜春庄 才典迁新化庄 才英迁泰州庄 才达迁潜山庄 才星迁金溪庄
思成迁永兴庄 思先分平塘庄 思迁迁富阳庄 思升分南昌庄 思仁分新港庄 思悦分神陂庄 思大迁柏山庄 思通迁汉阳庄 思琉迁松口庄 思九迁华亭庄 思德分海盐庄 思一迁麻城庄
思俸迁宜城庄 思美迁德清庄 思正迁兴村庄 思忠迁宁都庄
思献迁政和庄 思诏迁温泉庄 思元迁仪征庄
彦成迁河塘庄 彦先迁东溪庄 彦迁迁济州庄 彦升迁沙坊庄
彦仁迁自兴庄 彦悦迁长泰庄 彦大迁佛图庄 彦通迁汉川庄
彦琉迁三角庄 彦豪迁上杭庄 彦伟迁石桥庄 彦光迁同安庄 彦君迁礼宁庄 彦德迁孝感庄 彦柯迁高塘庄 彦相迁嘉定庄 彦谦迁德兴庄 彦郁迁南安庄 彦舜迁蓬莱庄 延铨迁龙门庄 承成迁万福庄 承先迁太源庄 承迁迁先生庄 承升迁新桥庄
承仁迁自成庄 承悦迁星子庄 承大迁牛洪庄 承通迁周陂庄
承琉迁六水庄 承可迁归化庄 承用迁惠州庄 承享迁华容庄
延成迁三台庄 延先迁深坑庄 延迁迁蟠塘庄 延升迁江夏庄 延仁迁兴置庄 延悦迁寿宁庄 延大迁龙潭庄 延通迁鄂州庄
延琉迁宝庆庄 延辖迁马迹庄 延坤迁高淳庄 延福迁句容庄
延斯迁赤岩庄 延礼迁赤岩庄 延祯迁荣塘庄 延兆迁港口庄
延玉迁上高庄 延青迁山阴庄 延梧迁常州庄 延广迁成都庄 延陵迁蜀山庄 延鼎迁新俞庄 延文迁建德庄 延圣迁万载庄
延赏迁陈家湖庄 延晤迁沔阳庄 延省迁宿松庄 延盛迁海州庄
延科迁开州庄 延莆迁贵溪庄 延禄迁崇明庄 延英迁兴华庄
延瞻迁江浦庄 延欣迁乐昌庄 延瑞迁晋江庄 延又迁永新庄
延寿迁广昌庄 延万迁新会庄 延祚迁崇安庄 延淑迁古田庄
继成迁巴陵庄 继先迁塘西庄 继迁迁尖山庄 继升迁石桥庄 继仁迁绿水庄 继悦迁百顷庄 继大迁萍乡庄 继通迁火巷庄
继琉迁谢浦庄 继守迁严州庄 继平迁金坛庄 继元迁城子驿庄
继铭迁南桥庄 继钊迁留市庄 继镗迁鄱阳西庄 继钟迁永丰庄 继铠迁黄金山庄 继兴迁丹徙庄 继圭迁火巷庄 继登迁湖州庄 继长迁无为庄 继先迁塘西庄 继归迁梧州庄 继宣迁桐乡庄
继衮迁顺德庄 继定迁桃源庄 继全迁上元庄 继育迁海洋庄
继祥迁处州庄 继表迁东昌庄 继道迁玉山庄 继忱迁丹阳庄
继肃迁嘉兴庄 继宇迁严州庄 继绣迁南征庄 典成迁善化庄
学成迁蒲城庄 光大迁罗田庄 向大迁高安庄 吉先迁南平庄
德先迁铜陵庄 觉先迁泾县庄 时先迁龙游庄 蕴先迁山头庄
显先迁邵武庄 舜先迁无锡庄 立迁迁宜黄庄 常迁迁松江庄
尊迁迁武斗庄 兴迁迁丽水庄 国迁迁宝莲庄 泰迁迁宝应庄
安迁迁龙安庄 运升迁丰城庄 世升迁辰溪庄 帮大迁松滋庄
必大迁琼山庄 明通迁南平庄 起悦迁贵池庄 端琉迁永宁庄
相琉迁天河庄 文琉迁通城庄 圣琉迁衡州庄 昭琉迁闽县庄
嘉琉迁黄安庄 参琉迁汀州庄 尧则迁南丰庄
……敕差主盟分官江南转运司副使 谢景初
……江州佥判吕诲 德安县知县 穆恂
……湖口镇巡析 范彬 会计使司 王大远
……代出关契 曹史 刘献
……立关书家长 陈泰
……宋嘉佑七年壬寅八月十五日
注解:义门陈氏奉旨分析自公元1062年7月始,至公元1063年3月止,外加市买43官庄,江州义门陈总计分析334庄。另外,庄外另分庄系未记录入。
至公元1063年,义门陈氏一家历代为官人数约400人,历受封赠42人,历代累计中举120余人,其中官至宰相2人、在京高官30人。至公元1063年,义门陈的建筑有:义门正宅、御书楼、东佳书院、东臬祠(旺公祠)、太公堂、祖训堂、德星堂、大学院、接官厅、刑仗厅、太圣院、得胜楼、九里殿、永清祠、都察院、百犬牢、秋千院、望仙亭、廨院、道院、义门、义酒坊、酒店、馈堂、公堂、鼓楼、洗米池、酒泉井、茶房、新迁祠、先祠、义碑,筮法亭及田庄、园林等三百多处。由此可见,“义门陈”当时:
“楼阁连云延四方,旌旗映日紫气长,
农夫耕种犹作赋,学子呤哦翰墨香”
“八千头牛耕日月,三千灯火读文章”
的农耕规模和崇义尚文的繁荣景象。
第六章 义门分庄庄主及后裔分布
江州义门始祖阔公,字伯宣,又字主敬,号贞隐先生。环之第五子。由福建泉州迁江庐山圣治峰下隐居。有文史才,注司马迁《史记》,唐玄宗开元(约722年),朝征不仕,拜著书郎,赐翰林院学士,追封太史公。阔生檀,官至福州刺史,宋天圣四年追赠楚国公。檀生旺,授江州牧,拜宣义郎,追赠晋国公。(迁居江西德安县太平乡常乐里永清村,今义门村)旺生机,进士,拜宣义郎,追赠燕国公。机生感,官侍郎,追赠许国公。感生兰,官朝议郎,追赠吴国公。兰生青,登进士,授直云阁学士,官朝散大夫,追赠齐国公。青生六子:伉、侍、仲、俛、伟、伸。仲,宋追赠恭惠公。仲生崇,,主家政28年,唐昭宗大顺元年(公元890年)立家法三十三条。南唐又为之封义门。授江州助教,长史。赠银青光禄大夫,散骑常侍,兼任御史大夫,上柱国,赐紫金鱼袋。崇生衮,进士,授江州司户参军,迁文渊阁大学士。衮生锡(旸),授奉训大夫,官诏州司法,为义门十八朝官之一。旸生恭,字绍尧。南唐为洪州掌书记,献安边十策,授咸宁尹,拜文林郎。恭生宗俞、宗臣。宗俞生进,进生思澄、字国堔,宋封思成郎。宗臣生及,擢进士,初授江夏令,转授蒲圻令,每任不仕,置田产。
及生思洪,字国深。思澄、思洪为从兄弟,同受永兴伯林果石庄,二公为永兴果石庄落业始祖。
永兴果石庄地处鄂东南,湖北省阳新县永兴果石街(现洋港镇),建有果石庄陈氏宗祠,立有思澄、思洪二公陵墓,庄太祖旺公牌位。思澄公有二子:菊逸、菊迪。思洪公有四子:宣、定、实、宥。按六大派排序,逐一叙明。
菊逸由果石庄迁柳峰西谷庄;菊迪由果石庄迁盘谷庄;
宣公由上保迁瑞昌北庄;定公由上保迁瑞昌官湖口;实公居果石庄上保;宥公由上保迁瑞昌肇陈。
果石庄:始迁祖思澄、思洪,始迁地湖北阳新洋港镇。
现分布情况:
江西新建石埠乡丰联村(陈建国);
江西德安林泉乡(陈显荣);
江西瑞昌市三眼桥;
江西瑞昌流庄乡三元村聂宝山(陈洪坤);
江西瑞昌市夏畈镇陈家圈;
江西星子温泉(陈玉山);
湖北阳新洋港镇(陈世明);
大冶市(陈德华);阳新县(陈绪兰);
阳新龙港镇(陈绪巨);韦源口镇(陈迪友);
大冶香山(陈丙文)
大冶市陈贵镇洋圹村;
大冶市灵乡镇(陈树林);
鄂州太和镇陈太村(陈焕文);
通山燕夏镇、通山洪港镇、通山新桥、通山城关。
湖北黄冈石界牌高陈村(陈先鹤)
贵州大方县(陈裕瑞);
四川省达州市双河口镇清水河村、白象赤村、青红林村、石桥磨 刀溪(陈玉泽);
四川大竹县长官坪(陈壁);
四川完源县荆竹坎;
安徽霍山县绪佛庵;
陕西省商南县过风楼镇徐家店(陈从棵);
河南省光山县陈下湾(陈先木、陈良银)
河南省光山县南向店刘堂(陈德从)晏河乡李湾小扶湾(陈功传)
河南省新县吴陈河。
河南省商城县官庙。
满公至伯宣公世系图
特注解:陈阔 伯宣公,字子敬、号真隐先生。(旷世奇才,与友暇游庐山时得真人指点而寻得宝地。)有文史才,与总兵马有善相好,因总兵调任南康而与之暇游庐山,悦其美而胥居焉,结茅晦著书立传。因著述司马迁《史记》行于世,名闻朝廷,屡征不仕,拜著作佐郎。一日,一人载星冠曳道服访伯宣公于庐山日余。言受帝命职私采访欲得此地作道场福及亿万生灵,汝将逊否?宣公曰:“尔久居此乐且无虞,不可!”彼又曰:“吾择百里风水之地易之。”遂同往湖泊南后洞
高山岩崖尽处,寻逐山势崖堆峰领足落,行二十里驻足。乃遇丹凤舞群鸦集,雅宜使居。是谓之上吉!“可易乎?”公曰“可”。于是易之。唐开元十九年辛未夏四月丙寅日(公元731年),其孙陈旺、字天相,授江州牧、承仪郎,后追赠晋国公。因官置产于江州德安县太平乡常乐里永清村(今义门村)。始迁此,开基得记。
另一说是:一道高僧看中伯宣公所居之地,曰此地虽佳,然阴脉有余阳气不足,只可为玄释香火道场,于居住不宜。公欲为子孙求万亿,当别图之!祖索其处,乃携祖至九宫道崖峰巅足落,行二十里见鸦集鹿群,曰此地上吉可居,当旺子孙百代。祖记之。公之孙旺遵祖言,迁居此宅。即今德安县太平乡常乐里永清村。
江州义门陈世序图
第七章 果石庄友谅公简介
陈友谅:
明末江西泰和人,系义门果石庄始祖陈思洪之二十二世孙,上自陈胡公为107世孙,陈友谅与四弟陈友谒于明末万历十年一同回应朝庭奉旨移民,由泰和县大桥乡永乐村陈家湾迁徒贵州黑洋大箐牧垦定居,住贵筑谷池里五甲,在贵州传播汉民族文化,发展民族商品、改变贵州新天地,其繁衍垂直世系于后:义门果石庄分庄始祖陈思洪下传——实——满——仁吉——仕通——世奇——宗显——邦治——忠彦——德昭——朝威——日华——叔翔——仁远——子宜——绍祖——云翔——茂叔——仕先——献胜——伯倍——友谅。伯倍公娶柯氏,生子友言,友训,再娶刘氏,生子友谅、友谒、友
话,共生五子,友谅排行占三(江西老总谱《伯宣公宗谱》卷二)。陈友谅在江西娶张氏:生三子,长思周、次思义、三思源,入黔后生五子,即思才、思龙、思凤、思先、思玉,共生八子。思周后裔繁衍于清镇、大方六龙、毕节海子街等地,思义官迁云南昆明,思源官迁四川乐山府(部分后人复迁贵州),思先、思玉改柯姓未归宗。其他的分散于贵州各地。陈友谅、张氏殁葬贵筑县谷池里五甲,小地名羊子窝犀。
第八章 果石庄入黔祖友谅公字派演变
1.御赐字派
知 守 道 理 宗 希 公 汝 才 思 彦 承
2.果实庄实公系本支字派
宗及思实满 仁士世宗邦
忠德朝日叔 任子绍云茂
仕献伯鸯宗 其可才继思彦承
3.果实庄通派(承接实公系本支字派)
鸿兴世绪 敬迪前光 传家孝义 华国文章
诗书启秀 英俊联芳 善有余庆 和则致祥
欣逢泰宇 景运绵长 政先仁惠 科尚贤良
惟兹后裔 锡福咸康 允循训典 定保荣昌
……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庚申季夏月 , 洪公二十八世孙(清翰林院编修)陈光亨敬撰。此字派以分庄祖思洪公第三十世为断,各支系有未及三十世者,自三十一世启用新派“鸿”字派。有过三十世者,自33世启用新派“世”字派。派行协一则世序分明,世序分明则情谊融洽,此敬宗收族之大端也。
4. 入黔字派
友思文世朝 兴先(启)登京国
政天安应永 远 发 德 青 祯
后续字派(在入黔字派上拓展为五十字)
陈友思文世 朝廷新先登
国政天安应 永远发德清
荣华进富贵 忠孝振乾坤
光祥春义秀 治维久长勋
家继复源本 百代佑鸿钧
5. 收族字派(以入黔字派第二十代“祯”字收族,二十一代起用“首”)
友思文世朝兴启 登京国政天安应
永远发得青祯
首孝惟虞舜 获姓妫满姓
旺树仁义榜 谅筑建业恩
龙飞焕九重 凤舞耀月辉
贤能邦可定 纲纪照泽庭
禄位贵及地 福寿运长庚
俊杰驰环宇 英豪布乾坤
江河汇大海 渊学进翰林
丰厚达道泰 才广益群伦
松卒芝兰茂 礼乐续嗣裔
螽斯延绵盛 光祖继先勋
第九章 果石庄洪顺公字派取用
洪顺,大发长子,壬申同治11年(1872)年三月吉时大方大龙洞生长人氏。清光绪年间,族人陈光谱担任保长,实为明正暗匪,对与之不同为其道的族人实施排挤驱离,洪顺公正是其中之一。在矛盾不能得到解决,权势没有其高的情况下,唯一的出路自然只有是远走他乡。至此,颠沛流离的生活开始了。几经周折,先是来到黔西纸厂谋生,后又因社会动乱,生活不易,辗转至化石中寨,再后来定居五里庆头大丫口。1928年病故,葬庆头大水坡,辰山戌向,有坟记,无碑记。2017年农历十月初八,子孙后代将其迁至庆头黄家大坡,巽山干向。子孙定居黔西县五里乡、金兰镇,织金县猫场等地。
洪顺公出走他乡,实为仓促,无奈之举,因此未能带走家族宗谱,亦无口传之力,导致丢宗失谱,后人无谱可依,字派混乱!
丙申底,族中召开家族会议,族中长辈们商议决定举族之力重修宗谱,理清家族脉络,让后人们有谱可依,做到改名不乱,辈分不乱。
时间转眼即逝,不知不觉已过去一年有余。在家族宗亲们的共同努力下,皇天不负有心人,我们找到了我们的根在哪里!但是字派却纷繁复杂,在上部第八章可见。经家族会议商定,确定取用“果实庄通派”为我支系字派。
果实庄通派(承接实公系本支字派)
鸿兴世绪 敬迪前光 传家孝义 华国文章
诗书启秀 英俊联芳 善有余庆 和则致祥
欣逢泰宇 景运绵长 政先仁惠 科尚贤良
惟兹后裔 锡福咸康 允循训典 定保荣昌
此字派以分庄祖思洪公第三十世为断,各支系有未及三十世者,自三十一世启用字派“鸿”字派。有过三十世者,自33世启用新派“鸿”字派。派行协一则世序分明,世序分明则情谊融洽,此敬宗收族之大端也。本支字派以33世启用“鸿”字
第十章 洪顺直系
洪顺源流图
洪顺源流名单
一二零世 洪 顺 大发长子,友谅第十四世孙,母永氏。壬申同治11(1872)年3月大方大龙洞生长,1928年
故于黔西县五里庆头大丫口,葬庆头平寨大水坡。辰山戊向,有坟记无碑记。2017年10月初8迁黄家大坡,巽山乾向,有坟记无碑记。
妣李氏 庚申光绪6(1880)年1月11大方大龙洞生长,1969年故于庆头大丫口,葬庆头苗坟坝。艮山坤向,有坟记无碑记。生子庭云,庭青,庭荣,庭舟。生女幺妹,莲芬。
妣雷氏 生卒失考。葬织金猫场黄家冲小牛塘,酉山卯向。生子品清、清云。
一二一世 廷 云 洪顺长子,丙午光绪32年(1906)大方大龙洞生长,1930年5月故于庆头大丫口,葬大丫口。申山寅向,有坟记无碑记。
妣蒋氏贵珍 生于丙午光绪论32年(1906),住庆头八组,故失考,生子国志。
一二一世 廷 青 洪顺次子,光绪戊申(1908)年生于大方大龙洞,1930年10月故,葬庆头五组,已无坟记。
妣田氏亮明 甲寅民国3年(1914.)07.26.生于化石仓边,1984.12.08故于黔西县羊场兰花,葬兰花长土。癸山丁向,有坟记无碑记。生子思文,新伦,思明。
一二一世 廷 荣 洪顺三子,丙辰民国5年(1916.)11.30.生于
化石中寨,1994.12.23.故于五里落叶,葬庆头。乙山辛向,有坟记无碑记。
妣刘氏明芬 壬戍民国11年(1922.)12.26.生于五里庆头,2016.11.故于五里落叶,葬五里小田沟青冈坡。癸山丁向,有坟记无碑记。生子思远。生女思群,思芬,思仙。
一二一世 廷 舟 洪顺四子,庚申民国9年(1920.)11.16.生于
化石中寨,故失考,葬五里观音洞。午山子向,有坟记无碑记。
妣高氏少英 辛酉民国10年(1921.)10.24.生于大方果菠河,故失考,葬庆头大丫口少蓬坡。乙山辛向,有坟记无碑记。生子思才,思友,思文,思华。生女国秀,思群,思芬。
一二一世 品 清 洪顺之子,生卒失考。葬织金猫场扎营坡观音洞,未山丑向。
妣周氏 生卒失考。葬织金猫场扎营坡观音洞,酉山卯向。生子:仲文、仲先、仲奎、仲华。
一二一世 幺 妹 洪顺长女,生故失考。出阁四川曾铁匠家。
一二一世 莲 芬 洪顺次女,生故失考。出阁栀坝张树银家。
一二二世 国 志 廷云长子,已卯民国28年(1939)十月十六日生于庆头,故失考,葬庆头平寨。申山寅向,有坟记无碑记。
妣谢氏登荣 壬申民国21年(1932).2.13.生于沙窝内庄大寨,2011年故,葬庆头平寨。巽山干向,有坟记无碑记。生子贵强,贵林。生女贵英。
一二二世 思 文 廷青长子,壬申民国21年(1932)6月26曰生,现住黔西羊场。
妣周氏 生失考。生子陈红。生女长英。
一二二世 兴 伦 廷青次子,丙子民国25年(1936)二月二十六曰生于五里庆头五组,2010年故于黔西羊场,葬兰花大岩上。癸山丁向。有坟记无碑记。
配李氏光芬 丙戍民国35年(1946)腊月十四曰亥时生于五里落叶大丫口,现住羊场金兰社区。生子陈军,陈江,章祥。女章英。
一二二世 思 明 廷青三子,庚辰民国29年(1940)8月十二日戍时生于五里庆头五组,现住羊场金兰社区,未婚,抱养子陈华。
一二二世 思 远 廷荣长子,壬寅年(1962)五月十八曰生于五里落业村,现住落业村。
配柒氏国秀 壬寅年(1962)一月二十二曰丑时生于五里落业。生子渝龙,虹宏。
一二二世 思 仙 廷荣长女,癸己年(1953)九月十三日生于五里落业,出阁洪氏大明家,现住黔西县城。
一二二世 思 芬 廷荣次女,戊戌年(1958)八月二十一日生于五里落业,出阁曾氏祥顺家,现住落叶。
一二二世 思 群 廷荣三女,乙巳年(1965)四月二日生于落叶,出阁方氏修伦家,现住次巴寨。
一二二世 思 才 廷舟长子,己丑年(1949)九月十七日寅时生于庆头大丫口,现住庆头。
配刘氏光仙 辛卯年(1951)八月七日子时生于庆头现
住庆头,生子文广,文学,文勇。生女文仙,文红。
一二二世 思 友 廷舟次子,丁酉年(1957)十月一曰戍时生于庆头大丫口,现住五里移民街。
配周氏兴珍 丁未年(1967)冬月十七曰生于庆头,现住五里移民街,生子秋荣,秋豪。
一二二世 思 文 廷舟三子,壬寅年(1962)八月十八曰酉时生于庆头大丫口,现住庆头。
配蒋氏发芬 甲辰年十月十五曰生于庆头,生子先胜,先富,先举。生女先群。
一二二世 思 华 廷舟四子,丙午年(1966)二月二十四曰申时生于庆头大丫口,住庆头。2018年3月29迁黔西
配鲍氏从美 甲寅年四月二十二曰午时生于大方县牛场乡德克村,住庆头。2018年3月29迁黔西,生子陈斌,陈刚。
一二二世 仲 文 品清长子,生卒失考。葬织金猫场钟山大坟坝,酉山卯向。
妣余氏 生卒失考。葬织金猫场钟山大坟坝,酉山卯向。生子永华。
一二二世 仲 先 品清次子,生卒失考。葬织金五甲。
妣黄氏 生卒失考。葬织金五甲。生子陈琴。
一二二世 仲 奎 品清三子,生卒失考,葬织金猫场扎营坡观音洞。
妣张氏 生失考。
一二二世 仲 华 品清四子,生于己丑(1949)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住织金县猫场革老坝大寨。
配黄氏 生于(1949)年三月二十三日。生子永学。生女永菊,永芬。
一二二世 国 秀 廷舟长女,辛已年(1941)十月十七日生于庆头大丫口,出阁张氏安仁家,现住贵阳。
一二二世 思 群 廷舟二女,丁亥年(1947)生于庆头大丫口,出阁化石蒋氏发明家,现住化石街上。
一二二世 思 芬 廷舟三女,壬辰年(1952)八月十九日生于庆头大丫口,出阁许氏少明家,现住折坤。
一二三世 贵 强 国志长子,癸卯1963.9.30.生于庆头,现住黔西县城。
配杨氏 生失考。
一二三世 贵 林 国志次子,己酉1969.10.22.生于庆头,现住庆头。
配王氏兰丽 庚戌1970.5.10.生于上银坡,现住庆头。生子登文。生女登群。
一二三世 贵 英 国志长女,生失考。出阁刘氏应贵家。
一二三世 陈 红 二房庭青思文之子,甲寅年(1974)二月二十七日寅时生于织金龙场大屋机,现住黔西羊场,未婚。
一二三世 长 英 二房庭青思文长女,丙午年(1966)生于织金龙场大屋机。出阁大屋机余氏永昌家。
一二三世 陈 军 新伦长子,丙午年(1966)冬月二十五曰午时生于黔西羊场,现住羊场。
配蔡氏承艳 乙已年(1965)十月十一曰生于黄泥石城村,现住羊场。生子登杰。生女登敏。
一二三世 陈 江 新伦次子,辛亥年(1971)生于羊场,现住羊场,未婚。
一二三世 章 强 新伦三子,甲寅年(1974)三月二十曰子时生于羊场,现住羊场,未婚。
一二三世 章 英 新伦长女,己酉年(1969)四月二十八曰生于羊场。出阁++家。
一二三世 渝 龙 思远长子,甲寅(1984)年腊月二十八日辰时生于五里落叶村,现住落叶,未婚。
一二三世 虹 宏 思远次子,丙寅年(1986)冬月十二子时生于落叶,现住落叶。
配张氏兴艳 乙亥年(1995)六月十一曰生于五里张家湾,生子浩然。
一二三世 文 广 思才长子,丁丑年(1973)冬月十一寅时生于庆头,现住庆头。
配氏吴万敏 乙卯年(1975)十月十六曰生于黄泥城门洞,现住庆头。生子建兴。生女梦春。
一二三世 文 学 思才次子,生故失考。葬庆头,有坟记无碑记。
一二三世 文 勇,思才三子,庚申年(1980)十月三日已时生于庆头大丫口,现住庆头。
前妻张氏荣 庚午年(1990)一月三十曰丑时生于庆头,生女叶叶,银铃,晓晓后离家出走,去向不明。
一二三世 文 仙 思才长女,辛亥年(1971)一月十九日子时生于庆头大丫口。出阁丫口寨郑氏世忠家。
一二三世 文 红 思才次女,已未年(1979)三月二十五日卯时生于庆头大丫口。出阁庆头谢氏后均家。
一二三世 秋 荣 思友长子,乙丑年(1985)八月十八曰酉时生于庆头大丫口,现住五里街上。
配祖氏红仙 1991年5月19日生于毕节市,住五里街上。生子志鑫,骏楷。
一二三世 秋 豪 思友次子,丁卯年(1987)二月二十八日生于庆头大丫口,现住五里街上。
配吴氏娟 生失考,生子登壵。
一二三世 先 胜 思文长子,癸亥年(1983)二月二十六日生于庆头大丫口,现住庆头。
配石氏成怀 生失考,生女锦怡。
一二三世 先 富 思文次子,甲子年(1984)十月十二日已时生于庆头大丫口,现住庆头。
配甘氏定娟 已已年三月十八生,生子登毅。
一二三世 先 举 思文三子,丙寅年(1996)三月四日生于庆头大丫口,现住庆头,未婚。
一二三世 先 群 思文之女,丙寅年(1986)六月十七日生于庆头大丫口。
一二三世 陈 斌 思华长子,壬申年(1992)七月三日酉时生于庆头大丫口,现住庆头。
配谢氏华清 一九八零年生于广东省湛江市赤坎区,生子皓月、耀辉。
一二三世 陈 刚 思华次子,甲戍年(1994)二月二十八曰已时生于庆头大丫口,现住庆头,未婚。
一二三世 永 华 仲文之子,生于己亥(1959)年八月二日,卒失考。葬织金猫场土楼,癸山丁向。
配赵氏 生失考。生子:兴平、青松。生女:兴琴、松仙。
一二三世 陈 琴 仲先之子,生失考。生子银保、智贵。
一二三世 永 学 仲华之子,生于丁已年(1977)九月六日。住织金猫革老坝大寨。
配卢氏 生失考。生子银朋,生女盈盈。
永菊 仲华长女,庚戌(1970)年八月二十九生于织金猫场革老坝大寨,出阁于安顺嘎里方氏常林家。
永芬 仲华次女,丙寅年(1986)九月二十六日生于织金猫场革老坝大寨,出阁于平坝县乐平乡山架村新合组靳氏明民家。
一二四世 登 文 贵林之子,一九九四年七月二十五日生于庆头。
配杨氏思 一九九八年六月三十日生于广东省信宜市茶山镇滩垌大路底村,生子青杰。
一二四世 登 群 贵林之女,
一二四世 登 杰 陈军之子,一九九七年一月二十一日生于贵阳三桥大洼。
一二四世 登 敏 陈军之女,一九九四年二月二十五日生于黔西羊场。
一二四世 浩 然 虹宏之子,二零一六年七月一日生于落叶。
一二四世 建 兴 文广之子,一九九八年腊月二十五日生于庆头。
一二四世 梦 春 文广之女,二零零零年正月初七生于庆头。
一二四世 志 鑫 秋荣长子,二零一三年八月初六日生于五里。
一二四世 骏 楷 秋荣次子,二零一七年六月初二日生于黔西。
一二四世 登 垚 秋豪之子,乙未(2015)六月十七生于毕节。
一二四世 登 毅 先富之子,
一二四世 锦 怡 先胜之女,甲午(2014)年七月二十日生于金碧。
一二四世 皓 月 陈斌之子,二零一四年二月二十八日生于黔西县金碧镇。
一二四世 耀 辉 陈斌次子,二零一七年八月十五日生于黔西。
一二四世 兴 平 永华长子,生于戊辰(1988)年九月二十九日,住织金猫场革老坝。
配尹氏 生失考。生子智杰。
一二四世 青 松 永华次子,生于丁丑(1997)年冬月二十九日,住织金猫场革老坝。
一二四世 兴 琴 永华长女,生于庚午(1990)年九月十九日。
一二四世 松 仙 永华次女,生于乙亥(1995)年腊月十二日。
一二四世 银 保 陈琴长子,生失考。
一二四世 智 贵 陈琴次子,生失考。
一二四世 银 朋 永学之子,生于丁亥(2007)年三月六日。住织金猫场革老坝
一二四世 盈 盈 永学长女,生于已酉(2005)年七月二日。
一二五世 智 杰 兴平之子,生于丙申(2016)年八月十四日。住织金猫场革老坝
一二五世 青 杰 登文之子,二零一七年六月二十九日生于黔西。住五里庆头
第十一章 现代家训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妻有别,长幼有序。黎明即起,洒扫除庭,要内外整洁。
既昏便息,关锁门户,须亲自检点。
气必正,学必勤。心必厚,事必公。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自奉须俭约,宴客勿留莲。
见富贵不生谄容,遇贫穷不作骄志。
懂礼义廉耻,知受恩莫忘。凡是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生。
居家戒争讼,处世戒多言。人非善者不交,物非义之不取。
人有喜庆不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生喜庆心。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善欲人见非真善,恶恐人知是大恶。守分安命,顺时听天,我子好此,庶乎近焉。
凡我子孙,应记此训,上所袘,下所郊,养子使作善,幼学如曰出之光,老学如秉烛夜行。
人生幼小,精神专利,长成之后,思虚散逸,固须早教,勿失良机,人遗子金满籝,我教子记一训,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
第十二章 五伏划分图
九族称呼
五伏图
第十三章 后记
《义门陈洪顺公支系支谱》经举族协力襄赞,编审人员数易其稿,历时一年有余,业已竣编。谱书共十五章节,约两万字,卷帙浩繁。
族谱是一部特殊的历史,记载着宗族自始祖以来的繁衍生息、分支迁徙、不断拓展的艰苦而光荣历程;记录着历代先辈治理家政经验和子孙处世为人教训;展示了宗族内部其诗书科第、达官贵爵、忠义贞节、表功扬德、生齿蕃衍、居徙殁葬、成就著述、术业专攻等人文景观。一部族谱是一个宗族发展史,生生不息的生命史,也是一个一代一代紧扣血肉之躯的生命链条与宗族的血缘纽带,故族谱不可无,家史不可忘矣!
吾族之谱重修工作,始于二零一六年,历时一年有余。本次修族谱,是我支系第一次修谱。由于我祖洪顺公入黔西时未曾携带家族宗谱,也未对后辈口传过详细的家族世系情况,因此,资料的缺失给本次修谱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所以要达到查证求实,寻根溯源,全面整理,世系统一之要求实为不易。故工程之繁,难度之大,可想而知。但编审人员不畏其难,深感幸承族众怂恿,恭逢盛世,人人以亲历修谱为荣,严谨负责,殚精竭力,考证史实,挑灯夜读,查疑纠偏,补漏拾遗,不敢丝毫疏忽漏落。
本次修谱,是由家族宗亲共同出资,共同出力。经大家共同努力,本次修谱共筹资?满足了印谱所需。宗亲捐款踊跃,爱族之心,可鉴可敬。
吾族陈思远、陈思才、陈思友、陈思文、陈思华等诸贤,时常鞭策鼓励编审人员,积极为印谱鼓呼呐喊,献计献策。今族谱得以顺利付梓,跟他们努力分不开,谨此表示谢意。
在编审过程中,虽然我们以尽善尽美为宗旨,核真校实,力求做到求真、求精、求细,但因编审者生性笨拙、才疏学浅,史料不全,无可稽考,以及人力、财力等客观因素所限,错谬难免,只待下次修订时予以斧正,敬请族内诸君多多包涵。
向所有关心谱事族人以及支持吾族修谱工作的社会贤达名士致敬!向积极支持、慷慨解囊诸多宗亲深表敬意!
愿阖族每一个家庭人兴财旺,幸福美满。
愿阖族每一个子孙欢乐安康,兴旺发达。
爰抒所历,志于简端,是以为编后记。
公元二○一七年十月初三
洪顺四世孙 陈刚 撰
上一条:江苏省泰州市溱潼镇湖西庄田氏家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