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服务热线:15252608551
谱牒文化研究Navigation
新闻中心News
联系我们contact us
地址:
江苏泰州市高港区刁铺街道环溪路13号
邮编:
225423
电话:
15252608551
传真:
0523-86161315
谱牒文化研究 当前位置:首页 > 谱牒文化研究
徐氏家谱与字辈添加时间:2019-05-17 9:06:04

 


郡望堂号


 
   1.郡望:
 
   东海郡:亦称郯郡、海州。东海郡在历史上有三处:①治所在郯邑(今山东郯城),后置郯县,属徐州刺史部,为县、郡、刺史部治,在氏族社会末期境内已有人群定居,时境为“东夷”之地,太嗥氏为东夷一著名酋长,少嗥氏为黄帝族向东发展的一支,与夷族杂居于此,称“炎”地,周朝时期封炎族首领于此,称炎国,后演化为郯国。春秋时期,郯国附鲁,“郯子朝鲁”、“孔子师郯子”即出于此,战国时期为越国所灭。秦朝时期始置郯郡,后改称东海郡。;秦、汉之际曾称郯郡,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郑城一带,治所在郯城县北部;西汉时期下辖三十七县,其时辖地在今山东费县、临沂、江苏赣榆以南,山东枣庄、江苏邳州以东和宿迁、灌南以北一带地区。②东晋时期置于海虞县(今江苏常熟)的东海郡,后移治所到京口(今江苏镇江),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费县、临沂县、江苏省赣榆县南部、山东省枣庄市、江苏省江苏省邳县东部和江苏省宿迁县、灌南县北部一带地区;唐贞观六年(壬辰,公元632年)撤县入下邳,唐元和中期复置,始有“郯城”县之名,不久又省入临沂;元朝末期复置郯城县,明、清两朝之后县域有变,但县名未易;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其地隶属山东临沂地区。③南北朝时期的东魏及后来的隋、唐诸朝时期,以海州为东海郡,治所在朐山(今江苏连云港海州镇),其时辖地在今江苏省东海县以东、淮水以北一带地区。
 
   高平郡:原为高平县(今宁夏固原),西晋朝泰始元年(乙酉,公元265年),将汉朝原有的山阳郡改为高平郡,治所昌邑(今山东巨野),辖七县,统辖范围包括今山东巨野、金乡、嘉祥、兖州、鱼台、邹县等地。两汉、十六国、北魏均有此县。北周改为平高郡(今宁夏固原)。汉朝时期有“高平第一城”之称,言其险固。北魏时期在这一带置军镇,置郡,皆称高平。南朝宋移治高平(今山东微山),北齐移治任城(今山东济宁),隋朝开皇初年废止。
 
   高宛郡:秦朝置郡。汉建安初分琅岈,齐郡置郡。治所在今山东省境内。
 
   琅琊郡:亦称琅琊国、琅岈郡、琅玡郡。春秋时期的齐国有琅琊邑,在今山东胶南县琅琊台西北,有越王勾践迁都至此之说。秦朝统一六国后,在境内设琅琊郡,并附置琅琊县,治所均在琅琊(今夏河),郡境为山东半岛东南部。西汉时期治东武(今山东诸城),并增琅琊国、柜县和祝兹侯国治于境内,下辖五十一县,包括今山东半岛东南部的海阳、即墨、崂山、胶县、胶南、沂水、营南、日照、五莲、赣榆(今江苏赣榆)及青岛等地。东汉朝时期琅琊国改治到开阳(今山东临沂)。晋朝时期改置为琅琊省。北魏时期治即丘(今山东临沂)。隋朝时期又复置琅琊县。唐朝时期又裁废,境地归胶州、诸城,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东南部诸城、临沂、胶南一带,唐朝乾元初年(戊戌,公元758年)曾废黜,后有沂州琅琊郡。从魏、晋朝时期起,琅琊台及秦朝琅琊郡治均不属琅琊郡(国)。另一处琅琊郡在今江苏南京一带,此后废置至今已千余年。
 
  
    2.堂号:
 
   东海堂:以望立堂。
 
   高平堂:以望立堂。
 
   高宛堂:以望立堂。
 
   琅琊堂:以望立堂。
 
   雪山堂:以望立堂。
 
   世禄堂:资料有待补充。
 
   孝伦堂:资料有待补充。
 
   景高堂:资料有待补充。
 
   如在堂:资料有待补充。
 
   叙伦堂:资料有待补充。
 
   余庆堂:资料有待补充。
 
   持敬堂:资料有待补充。
 
   五全堂:资料有待补充。
 
   桂里堂:资料有待补充。
 
   修吉堂:资料有待补充。
 
   静廉堂:资料有待补充。
 
   鸿绪堂:资料有待补充。
 
   庆衍堂:资料有待补充。
 
   显承堂:资料有待补充。
 
   永睦堂:资料有待补充。
 
   南陔堂:资料有待补充。
 
   聚顺堂:资料有待补充。
 
   报本堂:资料有待补充。
 
   聚顺堂:资料有待补充。
 
   雍肃堂:资料有待补充。
 
   永思堂:资料有待补充。
 
   宁寿堂:资料有待补充。
 
   承宗堂:资料有待补充。
 
   敦叙堂:资料有待补充。
 
   敦睦堂:资料有待补充。
 
   集贤堂:资料有待补充。
 
   五云堂:资料有待补充。
 
   继志堂:资料有待补充。
 
   惇五堂:资料有待补充。
 
   善风堂:资料有待补充。
 
   教忠堂:资料有待补充。
 
   留余堂:资料有待补充。
 
   忠亮堂:资料有待补充。
 
   追远堂:资料有待补充。
 
   止敬堂:资料有待补充。
 
   位思堂:资料有待补充。
 
   思德堂:资料有待补充。
 
   垂裕堂:资料有待补充。
 
   礼耕堂:资料有待补充。
 
   赐书堂:资料有待补充。
 
   忠孝堂:资料有待补充。
 
   世德堂:资料有待补充。
 
   存桂堂:资料有待补充。
 
   崇义堂:资料有待补充。
 
   锄经堂:资料有待补充。
 
   会友堂:资料有待补充。
 
   立本堂:资料有待补充。
 
   敦厚堂:资料有待补充。
 
   崇雅堂:资料有待补充。
 
   赐书堂:资料有待补充。
 
   寿岂堂:资料有待补充。
 
   寿怡堂:资料有待补充。
 
   滋德堂:资料有待补充。
 
   风月堂:资料有待补充。
 
   角杰堂:资料有待补充。
 
   名正堂:资料有待补充。
 
   八龙堂:资料有待补充。
 
   敬宗堂:资料有待补充。
 
   奉先堂:资料有待补充。
 
   文苑堂:资料有待补充。
 
   味收阁:资料有待补充。
 
   灿霞堂:资料有待补充。
 
   双石堂:资料有待补充。
 
   五凤堂:资料有待补充。
 
   永绥堂:资料有待补充。
 
   鸿绪堂:资料有待补充。
 
   光裕堂:资料有待补充。
 
   维新堂:资料有待补充。
 
   立本堂:资料有待补充。
 
   种德堂:资料有待补充。
 
   燕诒堂:资料有待补充。
 
   顺德堂:资料有待补充。
 
   怀德堂:资料有待补充。
 
   世禄堂:资料有待补充。
 
   景高堂:资料有待补充。
 
   泽馨堂:资料有待补充。
 
   纯嘏堂:资料有待补充。
 
   古十笏堂:资料有待补充。
 
   南州草堂:资料有待补充。
 

    徐氏宗祠通用对联
 
   1.四言通用联:
 
   梦徵五凤;家号八龙:上联典指南朝时期的文学家徐陵(公元507~583年)的事典。徐陵,字孝穆,东海剡人。陈时,官至尚书左仆射。其诗歌骈文,轻靡绮艳,为当时宫体诗重要著作者之一。与廋信齐名,有《玉台新咏》等。下联典指宋代孝廉徐伟,临湘人。事母至孝,有司累辟不赴,去龙潭山中,隐居教授,依以居者三百余家。有子八人,后皆知名,时号徐氏八龙。
 
   人中骐骥;天上麒麟:上联典指南朝梁国的东海郯人徐勉,字修仁,幼年时孤贫而好学,历官侍中、吏部尚书、中书令(宰相)。博通经史,熟悉各朝典章,能尽心政事;为官清廉,家无积蓄,被人称为贤相。年轻时,曾有人说他是“人中的骐骥(良马),一定会跑千里远。”下联典指南朝陈文学家。徐陵,字孝穆,东海郯人,八岁能写文章,僧人释宝志曾抚摸着他的头顶说:“这是天上的石麒麟(古代传说中的瑞兽)啊!”梁时曾官东宫学士,人陈历官尚书左仆射、中书监。诗歌和骈文大都精巧细密,声调婉转,文辞艳丽,与庾信齐名。有《徐孝穆集》、《玉台新咏》。
 
   南州世泽;东海家声:上联典指东汉朝时期的徐穉,人称“南州高士”。下联典指秦朝时期的方士徐福,携童男童女数千人渡海访仙,传说后来成为日本的神武天皇。
 
   南州高士;中山首功:上联典指东汉朝时期的徐穉,时称“南州高士”。下联典指明朝时期的徐达,佐朱元璋定天下有功,卒后追“中山王”。
 
   会烛夜绩;刻像上食:上联典指战国时期的贫妇徐吾,与邻妇会烛夜绩。下联典指明朝时期的徐彪亲丧,刻木为像,日上食,出入必告。
 
  
    2.五言通用联:
 
   东海家声远;南州世泽长:上联典指徐氏郡望为东海郡。下联典指东汉朝时期的豫章南昌人徐穉,字孺子,家境贫苦,靠种地生活。桓帝时,因不满宦官专权,虽然朝中多次征聘,他坚决不愿做官,当时人称他为“南州高士”。
 
   势廊重山外;词留寿石前:此联为清朝时期的书法家徐懋集焦山鹤铭句联。徐懋,字问渠,钱塘人。以搜奇嗜古、广见博闻著称。
 
   静者心多妙;飘然思不群:此联为清朝时期的书法家徐良自题联。徐良,字邻哉,号又次居士,江苏华亭人。乾隆举人,官夔州知府。
 
   东水源流远;海波世泽长:广东省南雄县梅岭山珠玑巷徐氏宗祠联。南雄珠玑巷位于梅岭山下,是广东仅存的宋代古巷道,被称为“广东第一巷”珠玑巷的得名始于唐代张昌七世同居朝廷知道后为表彰其孝义特赐珠玑绦环。自梅关开通以来,梅关驿道就成为中原和江南通往岭南的唯一一条大道,也是北上商贸交易和南迁移民的重要交通路线,珠玑巷便成了这条驿道上的一个重要墟镇。前人杨廷桂在《南还日记》中描写:“途中行旅如蚁,挤拥甚于观剧。大量来自中原各地移民及商人进入岭南珠玑巷,又经此转至珠江三角洲及广西以至海外谋生,其后裔遍布岭南、港、澳、台和海外各国。”看来珠玑巷是大部分珠三角居民的发祥地,海外华侨的祖居。据珠玑巷南迁后裔联谊会搜集的各地南迁后裔一百四十三姓族谱记栽,由珠玑巷播迁粤、港、澳、台及海内外的后裔数千万人,都承根认脉,均称珠玑巷为“七百年前的桑梓乡”。
 
  
    3.七言通用联:
 
   云烟细玩三春景;风月闲供一夕谈:全联典指南朝梁国的大臣徐勉,为官正直。任吏部尚书时,曾与客人在晚上闲谈,有人来找他谋求官职,他严肃地说:“今天晚上只可谈风月,不宜涉及公事。”
 
   中论雅能邀帝赏;曹营终抱向刘心:上联典指东汉朝时期的哲学家、文学家徐幹,字伟长,北海人。“建安七子”之。官五官中郎将文学。著有《中论》,辞意典雅,为时人所称。下联典指三国时期的名人徐庶,颖川(今河南省禹县)人。字元直。初与诸葛亮等友善。后归刘备,乃推举诸葛亮。操曹取荆州,从刘备南行。以其母为曹军所执,被迫归曹操。官至右中郎将。其母自缢而死,庶终身不为操设一谋。
 
   枝斜梅态文长画;墙外杏花德可诗:上联典指明朝时期的文学家、书画家徐渭(公元1521~1593年),初字文清,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山阴人(今浙江省绍兴)。善古文辞,书则仿米,行草尤妙。画则自成一家。山水、人物、、花虫、竹石,靡不超逸。下联典指元朝时期的散曲家徐再思,字德可,号甜斋,嘉兴人(今浙江嘉兴)。著有《酸甜乐府》。
 
   幼慧作小山名著;夜绩借东壁余光:上联典指唐朝时期的徐坚女事典。下联典指战国时期齐国的徐吾事典。
 
   万木争荣朝燕岌;群贤毕至话桑麻:此联为广东省蕉岭县燕岌华侨林场徐氏宗祠联。
 
   春随香草千年艳;人与**一样清:此联为明朝时期的杰出地理学家徐霞客(公元1586~1641年)自题联。徐霞客,名弘祖,字振之,南直隶江阴人。著有高度科学、文学价值的《徐霞客游记》。
 
   有关国家书常读;无益身心事莫为:此联为中国无产阶级**家、教育家徐特立(公元1877~1963年)1939年撰书赠联。徐特立,原名懋恂,湖南长沙人。早年赴日本考察教育,留法勤工俭学,参加南昌起义,参加长征。任延安自然科学院院长、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等职。建国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中共中央委员。
 
   种数竿竹能却俗;读半卷书右养心:此联为明朝时期的文学、书画家徐渭(公元1521~1592年)自题联。
 
   直上青云揽日月;欲倾东海洗乾坤:此联为现代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徐悲鸿(公元1895~1953年)自题联。徐悲鸿,江苏宜兴人。曾留学法国。抗日战争期间,屡以己作在国外展售,得款救济祖国难民,并参加民主运动,长期从事美术教育工作。建国后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主席。
 
   雨醒诗梦来蕉叶;风载书声出藕花:此联为明朝时期的文学家、画家徐渭自题联。
 
   雪影半窗能共白;**千树只多香:此联为元朝时期的诗人徐舫《月色》诗句联。徐舫,字方舟,桐庐人。有《瑶林》、《沧江》二集。
 
   六泉嘉墨模唐本;一路深林见落花:此联为清朝时期的书画家徐桐华撰书联。徐桐华,字峄,仁和人。
 
   雅谁远移玉溪水;笔端题得春风诗:此联为清朝顺治年间状元徐立斋撰书联。徐立斋,字公肃官至户部尚书。
 
   晴日海霞红霭霭;晓天江树缥迢迢:此联为唐朝时期的诗人徐寅《迥文诗二首》之二联句。徐寅,字昭梦,莆田人。乾宁进士。有《探龙钓矶》二集、诗四卷。
 
  
    4.八言以上通用联:
 
   天上麒麟,孝穆英姿迥异;人中骐骥,修仁德器非常:全联典指五代梁国散骑常侍徐陵,五代陈郯人。字孝穆,八岁能文。释宝誌摸其顶曰:此天上石麒麟也。他为文词藻绮丽,与庚信齐名,世号“徐庚体”。有《徐孝穆集》。
 
   山河竞笑,齐喜远亲添彩秀;棠棣联芳,合歌望月增辉圆:此联为广东省蕉岭县燕岌华侨林场徐氏宗祠联。
 
   教子有遗经,诗书易春秋礼记;传家无别业,解会状榜眼探花:此联为江苏省昆山市徐氏祠堂联。下联典指清代该族的徐乾学为康熙年间探花(科举考试中殿试一甲第三名),徐秉义为康熙年间探花,徐元文为顺治年间状元。
 
   亭育托燕畿,佳气常浮白云观;宗支分卫水,清波远溯绕虎桥:此联为河南省卫辉市内徐(世昌)家祠堂联。
 
   燕岌毓英才,一脉相承弘祖德;商机传信息,双赢互利展鸿猷:此联为广东省蕉岭县燕岌华侨林场徐氏宗祠联。
 
   一派出鄱阳,于江于淮于河于汉;二支分皖岳,有松有柏有梓有楠:此联为安徽省潜山县万岁山徐氏宗祠联。
 
   千秋将相,厚德仁怀,精诚充宇宙;百代王侯,雄才博学,正气贯长虹:此联为安徽省歙县韶坑村徐氏宗祠联。
 
   蓄德永千年、积厚流光,甲第更新恢祖德;书声绳万卷,蜚英腾茂,文明重启振家风:此联为福建省德化县盖德乡凤山村儒山房徐氏宗祠蓄书楼联。儒山房徐氏宗祠分为三落大厝。中落奉祀祖先,后落为蓄书楼,分为上下两层约有100多平方米,楼下是开阔场所,没有装修;楼上有一厅六房,其通道绕楼一周,宽敞明亮,至今完好,是德化县最早的民间图书馆。儒山房蓄书楼是前人私塾场所,也是藏书阅览的好地方。史上遗下这两副古楹联。史载:唐玄宗执政时,江浙一带受“安史之乱”的骚扰,时任浙江衢州刺史徐洪之子徐务,见时事日非,居无安日,于公元749年谋求避世,入闽深居莆田崇仁里,俗称入闽始祖。1274年17世徐浑典(儒山房)为避宋末元初战乱,从莆田迁永春旋入德化九峰山麓佛头安,即今之凤山村。21世徐永泉兄弟为奉祀17世儒山开基祖以求培育后裔,于1355年建置了儒山房徐氏宗祠蓄书楼。后于1486年、1647年遭两次兵乱焚毁,1543年、1799年族人多方集资重建,经多次修葺保持了原貌。又据史载:蓄书楼得到了杨皈肃大师的指点,并受唐·昭宗年间状元4世徐寅在莆田建景祥寺盖万书楼,广征图书、流泽奕叶的影响建造的。在建蓄书楼时,既利用自然景观又加入人的意愿,使其环境筑成状似文房四宝。**清澈的池塘就是洗笔缸;**边的两个水窟(一个蓄水饮用,一个洗涤之用)称为石砚;**与水池之间建造一条石砌的步行石道,直至山尾岭,又名千二阶。岭下建立一座5.5米高石砌实心的三层四角塔,名为文峰塔。
 
   想当年明眼杨公知此地产人文,爰榜儒山堂宇;乃今日继志贤孙振宏基恢统绪,仍启蓄书后楼:此联为福建省德化县盖德乡凤山村儒山房徐氏宗祠蓄书楼联。(接上联)文峰塔与石阶连在一起,眺望像支毛笔;徐氏宗祠蓄书楼的右边,有座山绕至前方如屏风,案外三山竞秀,插入云霄的三台山,状如笔架,又称笔架山。蓄书楼为兴办私塾、子孙阅读提供了条件。早期学子们在此学四书五经、《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杂字》,《四书注集》、《幼学琼林》,还书写临帖、作文对诗等。蓄书楼为各小宗祠起了典范作用,许多房族仿效在小宗祠附近设书房十多处,现在有些地方还保留着书房的称呼,如“横坂书房”、“寨兜坂书房”等等。清宣统年间,废除了科举制度后,很快在蓄书楼孕育了敦儒小学,是全县最早的小学之一,1925年在凤髻山下建了新校舍后才搬迁。各房族为鼓励学子读书,还建立了“立书田,置试租,建试寓”的制度。立书田,即奖励在学弟子的灯油租,数额不等,根据各房的基租收入情况而定。如有的上小学每人每年奖励两担谷子,上中学年奖10担谷子,大学毕业每人50担谷子,黄埔军校毕业生每年50担谷子终生受用。此制度直至20世纪40年代,有的还在施行;置试租,即供学子赴考之开支,付给足够费用;建试寓,即供学子在城里就读或考试住宿之便,亦称会馆,在德化县城有三台徐氏会馆、升卿会馆,在永春建有徐氏州试馆。现在某些房族还建立了奖学基金,鼓励学子就读,敬孝桑梓。
 

    字辈排行
 
   湖南沅江徐氏字辈:“坡应连生志爱鸾景必桥思木先之荣世上发达光启后贤良传家永远道德文章守业继绪诗书义长益以明礼万代其昌”。
 
   湖南资阳徐氏字辈:“廷崇允嘉大一正德贤良孝友清时用才华上国光勋名辉盛世伟业焕鸿章”。
 
   湖南竹山徐氏字辈:“坡应运生志爱鸾景必桥思本先之荣世上发达光启后贤良传家永远道德文章守业继绪诗书义长益以明理万代其昌孝友清时用才华举国扬英名辉玉宇伟业焕鸿章博学怀雄略高歌壮太航廉仁传绮范义勇卫霞邦协力兴民建精心振纪纲和平同日永雅谊共天久”。
 
   湖南长沙徐氏字辈:“道恭顺政胜廷邦显士元登大先承继时开运泰长宗功来瑞彩祖泽发荣祥忠信傅家国文章耀玉堂,存仁增善美树德毓贤良孝友贻谋远箕裘百世昌”。
 
   湖南益阳徐氏字辈:“名世文彦永绍廷良钦子应鼎日大共光维祖明德克兆延昌守在典则序以伦常善之余庆孚乃家邦”。
 
   慈南图屿徐氏字辈:
 
   门头支:“玉满堂孝慈友震山恢荣成怀”;
 
   墙务支、龙山支:“大文行忠信朝廷邦永”;
 
   新屋支:“公文永德显一双秉与泰杨尚林祥”;
 
   沙田支:“敬光德龙履华立志元允宾善”;
 
   冷湾支:“富光圣友一秉泰性”;
 
   墙下支:“文子圣显仕友廷明金启见美”;
 
   大地支:“文士元亨利宏贞仁义道”。
 
   江苏宝应徐氏字一支辈:“寿文正(振)宝国”。
 
   江苏宝应徐氏字一支辈:“贵大顺丙德作刚尚”。
 
   江苏连云港徐氏字辈:“正志光有定行宝”。
 
   江苏灌南徐氏字辈:“林观学志永庆”。
 
   江苏盐城徐氏字辈:“佃鹤长文锦彩”。
 
   安徽淮地徐氏字辈:“广汉景(井)佩(沛)怀基”。
 
   安徽宿州徐氏字辈:“元兴发存”。
 
   安徽广德徐氏字辈:“福宜业(叶)同光”。
 
   安徽阜阳徐氏字辈:“万贺克文玉继”。
 
   安徽无为徐氏字辈:“书立修欣益”。
 
   山东泰安徐氏字辈:“清焕志(田)学宗鲁”。
 
   山东寿光徐氏字辈:“天会长新林炜基铸泰”。
 
   山东苍山徐氏字辈:“安保会启邦广庆和太昌永传献吉祥敬修怀锦信浩月登辉扬”。
 
   山东郯城徐氏字辈:“简静书慎贞敏祗勤熙嘉辑新绍镇培烈起船续乃延”。
 
   四川合江徐氏字辈:“天下文章曰显先有国超三四代元光宗体祖昌明远永享荣华富贵全”。
 
   四川泸县徐氏字辈:“德启洛文长银念光先泽云中应守成”。
 
   四川营山徐氏字辈:“芳荣稣英遇国尚正元文鸿才兴邦家名立万代存”。
 
   浙江山阴徐氏字辈:“洪维祖德朱虎为俦佐舜赞禹尽献嘉谋泽延东海望重南州忠考济美义烈杨休奕叶礽来永保徽猷”。
 
   浙江金华徐氏字辈:“美绍总联芳昭宣丰豫胜蕃萃益金章纪叙云礽俊”。
 
   浙江永康、武义徐氏字辈:“乾坤贤茂盛俊杰德富贵忠良明显达慈孝享荣华彝伦攸叙正大立纲常敬”。
 
   河南邓州徐氏字辈:“成存士泽礼已”。
 
   河南淮阳徐氏字辈:“天乃公汝其克”。
 
   河南夏邑徐氏字辈:“金清汝同”。
 
   湖北南漳徐氏字辈:“先怀在可升传”。
 
   湖北恩施徐氏字辈:“宗祖仕显盛大光先列秀新启明昆”。
 
   湖北徐氏一支字辈:“祖代留方永德配远长清坤名文关照高宗又翻春”。
 
   江西铅山徐氏字辈:“享太富贵善忠荣”。
 
   江西新建徐氏字辈:“尚永朝一甫明曰嘉隆盛维新昭伟烈济美协其祥”。
 
   贵州铜仁徐氏字辈:“砚明洪学仕文治进朝廷”。
 
   贵州遵义徐氏字辈:“怀开水源”。
 
   广东和平徐氏字辈:“德仲成友惠广世仁诵嘉日大斯之廷元延振东海声名焕南州福泽绵一言开有自百粤永其传善集家余庆宜敦谱若联克绍庭训在忠孝步前贤”。
 
   广东揭东徐氏字辈:“一志功业成英哥必聪明六代名位响”。
 
   河南光山徐氏字辈:“承先光正大永世保宗传嘉庆安定守文明道德天”。
 
   云南昭通徐氏字辈:“达德捷敬文朝维念光先荣宗应守诚泽齐思治国世发绍家声”。
 
   辽宁鞍山徐氏字辈:“殿德洪文士”。
 
   甘肃会宁徐氏字辈:“加登恒生汉克份步守仰(世)”。
 
   徐氏敦睦堂一支字辈:
 
     名派:“人伯崇尚守世大乐雍熙有缘生贵子积累造宏基泽荫遗徽远英芳宾璐联文华开景运万代相君贤”;
 
     字派:“敬良廷时郎之应惟公明仲体祖宗德季元启赞成敦睦传先绪诒谋袷后昆经纶匡上国冠冕拜龙恩”。
 
   徐氏一支字辈:“峻定开洪运斯道碧龙昌”。
 
   徐氏一支字辈:“万世久昌盛延传忠孝贤仁义礼智信福禄寿喜全先祖乃崇凤德行真美善少昊金天始伯益后代衍若木建国君源望在邳郯南北为堂号东海是家元”。
 
   徐氏一支字辈:“文明(德化)进大同福国保安(天)泰云风肇其光庆新周万代时贤广济美循声自英迈家在苏鲁兴孔繁一世界怀祖念厚图群宗博以爱”。
 
   徐氏一支字辈:“学崇先进尊德行仁孝友传家忠道永登宗尚明达祖作孙绳丕振绍述显延斯文善自可继本支昌荣”。
 
   徐氏一支字辈:“惟有春光在其华兆以明国昌治海东盛杰永古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