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家谱的目录
谱书所载内容的各类、各项题目,依顺序汇录于宗谱的前面。目录的作用在于:既统其后所载概况,同时,也备分类寻检查阅。
那么,怎样进行谱牒目录的编序呢?
自古以来,所有的籍典书目都要归纳并按照一定的内容分类编排次序,集大成而概目录。由于 群书 的性质内容各不相同,对于分类的研究,成了一种专门的学问,这就是“目录学”。西汉刘敬将群书分为“七略”,西晋荀歇将群书分为“四部”,即甲部、乙部、丙部、丁部。至隋唐时将群书的分类用四分法,即经、史、子、集四大类,四分法一直沿用至清。具体到某一部书籍,依其主题内容分章表达,为明晰全书梗概,“分部题目,颇有次序”,这也就是一书的目录。
“家之乘,犹国之史”。史的目录编序以《新唐书》为例,先后序次为:
一、本纪,记帝系及事并简述先祖脉源;
二、志,记礼乐、仪卫、车服、历、天文、五行、地理、选举、百官、兵、食货、刑法、艺文;
三、表,记宰相、方镇、宗室世系(含先祖渊源);
四、列传,记人物传略,邻国邻部族事况(人物传记又另有分类)。
上一条:家谱书写格式2
下一条:家谱七大主要内容5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