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址:
- 江苏泰州市高港区刁铺街道环溪路13号
- 邮编:
- 225423
- 电话:
- 15252608551
- 传真:
- 0523-86161315
跨越六百余年的寻根
吴克嘉
600多年前,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采取了各个击破的策略,终于打败了他的最后一个竟争对手张士诚。朱元璋在开国后的洪武初年,为了狠狠的报复为张士诚死守苏州长达十个月之久的苏州子民,便开始了声势浩大的,跨越时空,空前的移民运动。 苏州山塘街朝宗阁内“洪武赶散图”漆画
一、寻根问祖:苏、泰两市一度热门及共同研究的话题
朱元璋统一天下后,自洪武二年起就迫不及待的开始了这场史无前例的大移民,史称“洪武赶散”。大明朝廷将数十万苏、嘉、松地区的迁徙居民分别集中到苏州山塘街南端的阊门码头,作为集散和出发地。阊门便成为了所有移民们心中永远不能忘怀的一道坎。(据说,朝延当时在阊门码头附近为将各地提前驱赶而来,待船迁徙的移民们建有临时性住所数百间,有的留住时间长达数月之久。后来移民们被遣送苏北各地后,谈及原来的祖籍,总是同出一语:阊门移民)
2009年9月11日《解放日报》发表了一篇题为中国“寻根问祖的八大朝圣地”。文章,文中将“苏州阊门”列为中国寻根问祖八大朝圣地的第二位。当年年底,苏州山塘历史街区开始了建造“阊门寻根纪念地”的规划。为了对历史负责和布馆的需要,由苏州市金昌区政府牵头,有区政协文史委和<姑苏晚报>记者共同参与的调查寻访团来到苏北的盐城、泰州、淮安等地进行实地采访。寻访团历时六个月,行程6000余里,查阅30余部“阊门后裔”家谱,踏勘了百余处历史遗迹,采访500余位相关知情人拍摄了大量的图片,圆满完成了任务。2011年1月10日起<姑苏晚报>特辟“发现之旅”栏目予以连续报道,引起强烈反响。
应广大读者的要求,金阊区政府等单位将采访材素材整理成《阊门寻根记》一书。
与此同时,中国历史文华名街”阊门寻根纪念地”碑、“朝宗阁”等建筑也于2012年底向游人开放。
早在苏州金昌区和《姑苏日报》社共同发起的这场声势浩大的寻根活动的同时,我们泰州日报社、泰州电视台等单位也于2010年10月起陆续推出《苏泰渊源.寻访苏州移民后裔》、《600年后,苏州人来泰认亲》、《阊门 600年绵延不断的乡情》等系列报道,讲述这些移民后裔以及他们先祖的故事。
2010年1月10日记者周书卉文章《阊门 600年绵延不断的乡情》
2011年,我配合泰州电视台历时九个月时间,先后在姜堰、兴化、东台、大丰、苏州等地寻访素材,完成了一部《跨越600余年的寻根》纪录片。纪录片中,溱潼75岁的老年文化站站长赵友才,他在少年时就听祖辈们说,他们是600年前从苏州阊门迁来的。而他现在主办的溱潼庙会,祭奉的主角究竟是何人。这些谜团一直在老人们中争论不休,由此而开展的寻访调查。
二、洪武赶散:影响了以泰州为中心的淮南诸地历史文化600余年
元末至正十三年(1353年),泰州人张士诫率盐民起义,割据范围南到浙江绍兴,北到山东济宁,西到皖北,东到大海。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自立为吴王,(后来史学家们将张士诚称为东吴王,1364年朱元璋也在金陵称吴王,人称其西吴王)定都平江(今苏州市)。苏北沿海是张士诚的故乡,张士诚据苏州称王10年,全城归附,万民诚服。朱元璋当年率兵攻打张士诚时,苏南一带的民众竭力帮助张士诚,以至朱元璋攻城十月余,百计不能下。后来张士诚兵败身虏,朱元璋积怒成怨,遂下令驱逐苏民至淮扬,一方面泄私愤,一方面削弱了对手的社会势力,可谓一箭双雕。
朱元璋为与张士诚争天下,先派常遇春、徐达两支大军夺取张士诚的老家泰州。在进攻泰州的过程中,遇到泰州人的顽强抵抗,破城以后烧杀抢掠,一把火烧毁当时泰州最繁华的东、西门大街及周边地区,致使泰州城内荒芜,历数百年而不能恢复。朱洪武立国之初,里下河地区人烟稀少,成为“宽乡”,所以才有“洪武赶散”、“插草为标”的说法。扬州、泰州、淮安、盐城等地区几乎所有的当地人都会把睡觉叫做“上苏州”。同样,,这些地方大约有一半以上的居民都会称他们的祖先在元末明初由苏州阊门迁来。他们把睡觉叫做“上苏州”是因为希望能梦回故土。江淮地区上千万人异口同声说自己的根在苏州,
当时徐达攻入苏州城时,张土诚烧掉了全部的户籍名册。朱元璋下令把苏州等地大量人员迁到江淮的蛮荒之地。
泰州南官河边徐达雕像
阊门居水陆要冲,江南移民大多从这里集中出发,从此他们别梦依稀,故土难忘,口耳相传,不少江淮人家的家谱上都记载自己的祖先来自苏州阊门。
据《明史•太祖本纪》记载,朱元璋在位31年,仅在苏南前后大规模移民有三次,因当时动用锦衣卫强行驱赶,民间俗称为“洪武赶散”。被迁对象主要是苏州、嘉兴、昆山和松江等地土著居民。迁移的目的地一部分是迁往他的老家风阳一带,更多部分的移民是驱往淮河以南的里下河地区。
“洪武赶散”规模宏大,移民人口占当时全国迁移总人口的百分之十五。从数量比重上来说,洪武移民是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移民运动。泰州是移民相对最集中的地区亦是明初移民的重要输入地之一。朱洪武的移民政策一方面使得江南豪族得到致命的打击,取得了江南经济的控制权;一方面也使苏北地区的经济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和发展。明王朝政权也由此得到了巩固。
迁往泰州的移民可以分为三类,明政府在安置这些移民时,也采取了不同的政策措施。第一种类型的人,原来是张士诚的部属和积极支持者。毫无疑问,这些人对明王朝的统治有较大的威胁,必须给予严格的惩罚和监管。于是将这批人贬为灶户,编成里甲,上有百户、总催、场大使等,层层管辖。对他们实行的是半军事化管理。遇有战事,他们还必须戍边服役。王艮的祖先王伯寿、王国祥、王仲仁一家三代人,就是这样从苏州迁涉到安丰的,而且王仲仁戍边后战死在四川。
第二种类型的人是江南无地、少地的农民,明政府的政策是鼓励其到“宽乡”就耕,以所种的田为已业、三年不征其税。这对农民的诱惑力是极大的,也让他们成为明王朝的支持者。这批人来到泰州,散布在泰州四乡,开垦着泰州城的东、西、南园。并充实到泰兴县十二处由部队“屯田”的军垦家场。“屯田”处称营,原有十二营,有八处遗址在高港区境内,现都成为自然村或行政村。据地方志的明确记载:这些村名中间原本都有个“官”字,叫曹官营、翟官营……等。这就是大明王朝当初“洪武屯田”的一段史实。
高港唐庄村始迁祖亭
按唐氏家谱记载,唐氏始祖寿七公,元代曾在苏州阊门以武略事。元末“世衰道微,异端横起”的混乱局势使他弃武隐居,明初的局势又使他卷入了移民的潮流,洪武三年(1370年春),一家五口雇船离开祖居的阊门,来到泰州通江官河,定居于此。唐氏家族的繁衍,从始祖寿七公落户开始,单传两代人,从第三代起人丁兴旺。至第六代起分居立业,开始形成唐家庄。
让明王朝政权比较费心的是第三类人,被迁徙来泰州的江南富绅。这些人有较强的经济基础又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和政治能量,对新建的明王朝若即若离。明王朝对他们采取的是又打又拉的政策。一方面对他们要有明松暗紧的监控;另一方面又要保证他们的生活条件,不能过分地限制他们的自由。所以,在什么地点安置这些人必需有一个两全齐美的办法。
泰州城内很多街市旧址,在洪武二十五年筑东西两坝之前,五巷大浦地区四面环水,可以看成一个孤島。由于五条巷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四面环水便于管控,所以成为集中安置移民的首选地点。明初的泰州州府于是划出打牛汪东的空地,统一规划,让这些移民筑巷建屋,形成南北走向的、五条巷子,依次叫作头巷、二巷、三巷、四巷、五巷。
洪武初年的这场大移民给泰州带来了很多方面的影响:移民迁到
苏北泰州地区之后,首先是给当地普遍带来市民文化上的熏陶,大
江南北两地文化上的交流。大体方面包括:方言、戏曲、建筑风格、
饮食习惯、市民文学、等方面。
首先,洪武赶散给泰州市民文化带来的最直接影响是方言。据
泰州籍语言学家鲁国尧在《泰州方音史和通泰方言史研究》说道:
“现今的泰州方言中有不少元素与吴语区是一致的”,泰州方言
也是中国的官话体系中与吴语最接近的区域。现今泰州方言的形
成的正是在明初以后,逐渐定型。
戏曲作为典型的文化现象之一,在古泰州一度兴旺发达,这首先应归功于洪武移民;迁移的人们带来了盛行于江南的戏曲 ——昆曲。《泰州文史资料》中提到“昆曲自明初洪武赶散中,由苏、杭一带罪民传人泰州地域。
洪武移民对泰州饮食文化的影响也是很大的;
大规模的移民迁入,为泰州人饮食文化的改变和发展提供了社会基础。在交融与同化的过程中,形成了泰州特有的饮食文化;既有淮扬菜的清鲜平和,浓醇兼备、咸甜适度,又融合了苏锡菜的选料严谨,制作精致的长处。
泰州早茶,尤其要吃煮干丝或烫干丝、鱼汤面。苏北经济发展水平,市民们对饮食的享受素来不及发达的江南,早茶、点心这些可以称得上是生活奢侈品的东西融入泰州当地必是经过一定时间熏陶的:当地居民与移民共同开发建设泰州,恢复生产,人民生活有所提高,“早茶文化”。这种文化已成为泰州人民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在市民文学方面,文化发达、文风昌盛的洪武移民及其后人推动了泰州市民文学的发展。
在最初来泰的移民并没有产生突出的文化人物。在移民迁入的长时间以后,经过几代的努力,苏南优秀文化的基因才得以显现;一批杰出的人才脱颖而出。如明代的朱、储、田、方,明末清初的宫、陈、俞、缪,清代中后期的程、仲、高、支、管、卢、王、沈等,大多有移民的背景。
泰州地区明清市民文学集大成者莫过于施耐庵,现藏于兴化施耐庵文物史料陈列室的《施氏族谱·卷首·序》中说:“吾兴氏族,苏迁为多,白驹场施氏耐庵先生于洪武初由苏迁兴化,复由兴化徙居白驹场。”可见他是一个具有苏州移民身份的泰州人。
“扬州八怪”之首、出生在泰州兴化的郑板桥也是苏州移民的后代,郑板桥家族是汉代大学者郑玄的后裔。据《书带草堂郑氏族谱》的记载,清时郑氏子孙在东城外万寿宫西侧筹建“郑氏宗祠”,始祖郑重一,于明洪武年间自苏州迁居兴化北城内之汪头,并供有历代牌位。祠堂内悬挂着一块“书带草堂”匾额,这为兴化郑氏的堂名。郑氏至郑板桥已是第十四代。郑板桥以三绝“诗书画”闻名,是清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
北宋文化名人范仲淹,早年曾在泰州西溪盐监为官。范仲淹的三子范存佑之后裔,明代大顺公于洪武年间“奉旨”从苏州阊门迁泰。当初,范仲淹死后葬于苏州万笏山。(吴县灵岩北天平山)现高港以东,国家古银杏公园旁的范家庄,范氏族谱以“万笏堂”为堂号。
专业族谱、家谱印刷厂,族谱印刷、家谱印刷,家谱制作。泰州市家谱印刷厂 江苏家谱印刷厂 无锡家谱印刷厂 常州家谱印刷厂 扬州家谱印刷厂 镇江家谱印刷厂 盐城家谱印刷厂 徐州家谱印刷厂 宿迁家谱印刷厂 淮安家谱印刷厂 连云港家谱印刷厂 南通家谱印刷厂
上一条:家训——中华文化的传家宝
下一条:谱牒文化起源发展与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