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服务热线:15252608551
谱牒文化研究Navigation
新闻中心News
联系我们contact us
地址:
江苏泰州市高港区刁铺街道环溪路13号
邮编:
225423
电话:
15252608551
传真:
0523-86161315
谱牒文化研究 当前位置:首页 > 谱牒文化研究
简述家谱的功能及其编修原则添加时间:2021-10-20 9:33:11

近来,有不少人问我,家谱是一种什么样的书?咋一听,很难准确回答。思之,我以三句话表述,家谱是中国老百姓自撰的史册,是一种详世系、联亲疏、厚伦礼、严家规、辨昭穆、励后昆的典籍,是一部秘而不宣、传世的家藏之书。然而,人们问我最多的两个问题,一是为什么要修家谱?二是如何修家谱?现就大家较为关注的上述二题,简述中国家谱之功能及其编修原则,兹作简要论述,以饷读者,并求教于专家学者。

家谱五大功能

家谱为家族之谱,记载拥有共同祖先和直接血缘关系,并生活在较为有限固定的居住地,同一姓氏的人群。费孝通的家族如是说:“所谓族是由许多家所组成,是一个社群的社群。”譬如,大刘家的刘氏、张家湾的张氏、李家营的李氏、王家桥的王氏……,诸如此类,都是社会群体中最基层的一支。他们遵守各自的族规族约,由于历史久远,宗族就慢慢地被遗忘,为避免其情况,人们就开始编撰家谱。对于家谱的功能和作用,我看不外乎以下五个方面:

一、 从历史层面上讲,家谱是一种多学科的丰厚史料库。

家谱蕴藏着人口学、社会学、民族学、经济学、人物传记、宗族制度以及地方史的资料,是一部可信的家族史,也是平民百姓的真实历史记录。

水有其源,树有其根,人亦有其远始祖、始迁祖和自己的高祖、曾祖、祖父及父亲。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官多大、财多少,人都有自己的家族世系图。概莫能外,一句话,人生均为父母所生,人生都难忘父母之恩。家谱是一份涉及面广、量大的丰厚史料库。它是让子孙有了“寻根逐本”的载体。古人云:“国有国史,县有县志,家有家谱,史记国史,志述地况,谱载一族之人事。”2005年夏,胡锦涛总书记在会见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一行时说:“家谱续写着家族的繁衍史,许多人从这里找到了自己的‘根’。”说后,并赠送了一部《宋氏家谱》给他。为此,家谱是中国重要的历史典籍,与正史、方志同等重要,是中国国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从历史文化层面看,家谱是中国传统文化遗产的优秀文库。

家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国学的一部分,搜集研究族谱有助于民族团结和文化传播,还可以增强民族的凝聚力。

中华民族有着源远流长的祖先崇拜传统。周代时就开始产生了宗庙制度。宗庙是为天子专有。到了宋代,每个家族都可以建立一个本家族的礼尊而貌的祠堂。宗祠奉祀高、曾、祖、祢四世神主牌位,并为其取“堂号”,目的是让子孙们每提起自家的宗祠,就会明白本族来源,追忆祖先功德,后来称为宗祠文化。宗祠是族人祭拜缅怀先人的地方,也是外出族人回来谒祖寻根的祭拜地方。而后并包上祠堂的香灰及家乡的泥土带走,以示不忘根本。所以这是一种“家”的文化、“根”的文化。

三、从精神层面上看,家谱有着丰富的伦礼道德,是资政育人的教材。

家谱记载着家族的诸事,包含着育人的知识和家训家规,里面记载着规范化的共同遵守的族约家规,共内容要求子孙孝顺父母、和睦夫妻,崇尚节俭,戒赌戒懒等等,从而来维护宗族和谐稳定,是一本很好的思想道德教材。

“国有国法,族有族规。”族规、族约对全体族人有很大的教育启示作用和影响力。在某种意义上讲,还具有一定的道德力量和精神作用。一方面说,从历史上看,族规在西周时期已产生了家族自定的法规,属民间习惯法,有的还篆刻成宗祠碑文。宋代开始,特别注重、提倡和扶持制定家法族规,族规从此与封建国家制度的法有着密切的关系。明清两代,成文的家法家规,亦可称为“家法族规”、“家矩家训”、“家禁家约”、“族约宗规”、“宗约宗式”等。这其中仍有一定的可取道德内容与精神力量。还有另一方面,家族还有一种慈善活动,远可追溯春秋战国时期。在各族中存在着祭田、族田和贡士田,均为宗族的公共财产。到了宋代,为了巩固社会稳定,在“睦族敬宗”的旗号下,发展出了更多的宗族慈善形式,包括义庄、义田、义塾等,这也是一种积极意义上的慈善行为。到如今,在南方一些地区,仍保持着“励学”行为,鼓励后代好学上进。

四、从家庭成员上看,家谱是现在家庭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教本。

习近平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讲话: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管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俗语说:家风正、子孙兴。我们从家规家训中,可以寻找到借鉴的意义和内容。古代家训、治家格言,对今天来说,仍有积极意义。在当今续修家谱中,应与时俱进。兴化吴氏家谱新编出八要八不要、新家规条款。无疑,它对于家庭道德和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五、从居住地层面上讲,家谱是与海外族人联系桥梁与纽带。

家谱中所载的集中居住地也不是一层不变的。有些族人因战事、灾害、谋生发展等原因,先后流寓到外埠以及海外。在中国历史上,有三次人类南迁:第一次是西晋永嘉之乱,直到南北朝时期,前后两百年;第二次是唐代天宝年间的安史之乱,一直到五代;第三次是宋代靖康之难,都城迁杭州,百姓亦大量南移。对明清、民国时期,由于社会动荡,往往又会外流外迁,乃流落海外。这些人,他们是“人在曹营心在汉”,念念不忘自己的祖国,念念不忘自己的故乡,念念不忘自己的父母兄弟。他们在远方思念故土,记住乡愁。例如泰州单氏,单声先生,现为世界华侨首领,年过八旬,近十多年来,思乡心切,几乎每年都携家人还乡探望,并捐献了三百多件珍贵文物。在家乡老宅建起了单声文物馆,同时还在家乡建立教育基金会。这是什么感情?这就是乡念。他为其父单毓华立碑题词:“我爱中国文化,我爱我的祖国。”

 

 

修谱的四大原则

家谱之重要,记住乡愁之必要,是每个炎黄子孙心中的一个“结”,此情结是抹不去的,此心结是永恒的。古言道:“盛世修志修谱”。今天,在改革开放以后,平民百姓生活安居乐业,家庭幸福安康。人们没有忘记祖国和党,没有忘记父母和祖先,大家自告奋勇,慷慨解囊,续修新编家谱族谱,写一段历史佳话。有人问如何修谱,现提四条原则,供谱主修纂时参考。

一要老谱为基,实事求是。

老谱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是修谱的根本和基础。实事求是,是修谱的基本原则。我们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做到逐户调查,逐项登记,合理编排,详略得当。

二要古为今用,详近略远。

古为今用,是谱学研究的方向和目的。详近略远,是一种务实的态度。家庭建设内容与要求,必须要结合实际,切合时宜。

三要与时俱进,男女平等。

新社会提倡男女一律平等,故在修谱登记时,一切与男性具有相同的内容,与时俱进,是适应适会发展的要求。在改革中发展,在创新中前进。比如某姓氏族谱,对入赘者、随母姓者,均以双姓入谱。

四要量体裁衣,量力而行。

量体裁衣,是修谱时从实际情况出发的,有原谱的一切照录,续修时前后贯通,有多少写多少,无原谱时,一切从调查登记开始,能上接的则接上,绝不可杜撰。量力而行,有多少经济能力,办多少事,绝不贪大求全求洋。

具体修谱,我概括为六句话,十八个字,即:1、搭班子(确定主修、监修、纂修、同修、协修人员名单);2、筹资金(谱上开设功德榜,明细出资数和姓名。如果企业家一人出资,或几人合资更好。);3、拿方案(拟定工作方案、要求和进度表);4、出告示(张贴修谱告族人书);5、搞调查(内部逐户登记,外部联络访问);6、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