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址:
- 江苏泰州市高港区刁铺街道环溪路13号
- 邮编:
- 225423
- 电话:
- 15252608551
- 传真:
- 0523-86161315
高港陈氏家族最初是从苏州、太仓一带迁徙过来,早年也曾在高港杨湾那里建有陈氏宗祠,老宗祠屋基地点仍在。
不久前,以高港地区为中心的陈姓匡济堂,会同江阴、扬中、上海、济南、永安、芜湖等地的陈姓家族在高港隆重会聚,举行了续修陈氏族谱的仪式。
陈氏族人在仪式上顶礼膜拜陈姓的祖宗:南宋抗金宰相陈康伯。
陈康伯,南宋名臣,力主抗金的宰相,在辅佐宋高宗、宋孝宗两任皇帝时深得他们的信赖。
有关陈康伯的事迹特别是主战抗金方面的事迹,国家正史《四库全书》里有着详细的记载,但陈氏族谱里的一些记载更为具体详尽。
例如:在陈姓族谱里有一道宋高宗下给陈康伯的圣旨,其时陈康伯已多次告病还乡,皇帝也多次下旨令其返朝参政。
这道圣旨曰:勘得陈康伯,德业渊深,静重明敏,真宰相才也。朕方寄以天下安危,其勿固辞,即日赴延英殿以备顾问。汤思退虽同参决,朕实倚卿匡济。旨到亟思自勉。
翻译成现代白话:经过审查核定得知陈康伯德行高尚、工作经验深厚丰富、遇事冷静、明辨轻重、思维敏捷,是名副其实的宰相人才。我(皇帝)决定将国家安危寄托于你,望不要固执拒绝(我的器重决定),接旨后立即启程赴延英殿(高宗时在京城杭州朝见大臣议事的地址),以便我随时问询于你。汤思退(秦桧后的投降派代表、南宋名相)虽然与你同时参议国事,但我其实还是倚重于你、信任于你(“匡济”是高宗皇帝赐陈康伯的号)。此圣旨接到后望迅速思考,自己勉励自己,决定赴朝廷佐政。
在《陈氏族谱》里还有高宗皇帝下诏请陈康伯入朝佐政的玺书,有陈康伯因身体有恙以及自己是主战派的代表,又与同僚主降派系秦桧后的汤思退政见不合,多次请辞回乡的辞表。
在陈康伯又一次入朝后,适逢金兵又一次南侵,高宗皇帝在投降派的游说下思想动摇又想故技重施,南逃,拟下诏书“如敌未退,散百官”。在此关乎国家兴亡生死攸关之际陈康伯豁出去了,他烧毁皇帝要求文武百官撤退的诏书,并觐见高宗,指出一旦百官散去,君主势单力孤,无法守护朝廷,还不如御驾亲征,发愤一击。同时呈上拟就的《请亲征疏》,在群臣的强烈要求下,高宗最终被迫同意“下诏亲征”,但在做好军事部署的同时又暗地命令建造御船,做好海上逃难的准备。高宗皇帝终于听从了陈康伯建议,下诏亲征,顿时军民群情激昂,在安徽和州(现和县)江面与金兵大战,沿途人民自发组织船只支援,终于大败金兵。
陈康伯曾以左、右仆射的身份先后辅佐过宋高宗、宋孝宗两任皇帝,从他呕心沥血忠贞于皇帝的言行看,他的确是个久经考验的忠臣。
弋阳康伯公祠内有孝宗皇帝亲笔题匾“旌忠显德”和“三度锦衣归故里,两扶红日上青天”的对联,即是对陈康伯的一生的生动写照。
从高港《陈氏族谱》有关皇帝给陈康伯的旨诏记叙中更可以看出皇帝在金兵压境时的复杂心态,也可以看出皇帝内心是不想投降求和的,也是痛恨投降派的,但在荣辱与生死的权衡下多数还是选择贪生怕死,故常常是以割地、献金、称臣求和为结局。南宋高宗、孝宗皇帝在这上面已有足够的表演。
据《陈氏族谱》记载,高港陈氏家族已在高港地区生活了十几代人。高港陈氏家族最初是从苏州、太仓一带迁徙过来,早年也曾在高港杨湾那里建有陈氏宗祠,老宗祠屋基地点仍在。
上一条:参修《申氏族谱》的五点体会
下一条:姜堰举办“溯古鉴今”族谱展